首页>> 科技>> 通信>> 互联网>> 正文
  • 周鸿祎:学iPad不如学iPod 微创新从冷门开始

  • 时间:2011-10-22 新闻来源: 商界传媒(重庆)
  • 文/周鸿祎,奇虎360董事长

    乔布斯辞去苹果CEO的职务,转任董事会主席。这个新闻让全世界都很震撼。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意味乔布斯主导的那种颠覆式革命已经结束,苹果进入库克领导下的改良主义时代。回顾乔布斯的成功,有很多原因,例如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聚焦、专注、微创新等。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乔布斯成功的理解,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乔布斯的自我反省能力——对过去自己的“反叛”。别人好的东西采取拿来主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创新。

    壳比核还重要

    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之后,苹果在核心技术上全面采用了拿来主义的策略,也就是说苹果产品上的很多东西,核是别家的,或者是收购的,然后再在外面加一个壳。比如说,iOS操作系统和Safari浏览器都是在别人的核心上加了一个苹果自己的壳。这是乔布斯对自己过去的“反叛”,在我看来,这就是拿来主义。

    就他的技术和产品思路来看,拿来主义就是不再重复发明轮子。相比之下,微软做东西是很累、很辛苦的。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是微软自己从底层做起,再加上一大把自己的应用软件,还要考虑跟老版本保持兼容,还要考虑支持世界上各种硬件驱动。乔布斯之前跟微软斗得厉害,但重返苹果后,苹果放弃了之前啥都自己做的路线,而是采用拿来主义的策略,比如iPhone上的不少模块就是现成拿来的,比如多点触摸屏技术。

    有一次,我跟一家运营商讲,你看人家苹果既没有试图去占领技术制高点,也没有非要建一套通信标准,但人家就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一样在手机市场搞了个天翻地覆,打败天下无敌手,甚至整合出iTunes、App Store出来。这种对既有技术的整合难道不就是一种创新吗?

    过去,不少人有一个观点,认为从底层做出来的原创才叫做创新,觉得做出核心来很重要,在核心上做什么反而不重要。但是,他们不明白,在某种程度上,壳比核还重要。用户体验好不好,都是体现在壳上,都反映你在核心上做了什么。苹果从2001年开始推iPod,这种在珠海烂大街的MP3播放器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但是苹果持续多年在壳上下工夫,追求极致,创造出一流的用户体验,这是决定iPod畅销不衰的基础,同时也创造了苹果进一步改变数码工业的条件。

    我认为,乔布斯的拿来主义值得我们去反思。拿来主义告诉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是自己做,才叫做高科技。

    过去,很多技术公司从自己出发,千辛万苦做出一个东西出来,觉得用户看不明白,没受到热烈欢迎,就要去教育市场,教育消费者,高调宣传其中的核心技术。相反,你看苹果,也没宣传哪些技术是自己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但是用户只要一用就上瘾,就觉得好。所以,我觉得技术这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原创的,只要你有能力给用户带来比别人好的、一流的体验,那么你就是在创新,这种创新与做出核心技术相比,同样重要。

    其实,乔布斯也吃过技术的亏。他离开苹果后,创办了NEXT公司,也是比较偏重以技术主导驱动市场,结果市场并不买账。本质上说,乔布斯并不是搞技术出身的,苹果公司另外一个创始人沃茨才是真正的技术出身。但正是因为乔布斯不是搞技术的,所以在他眼里技术不是产品的根本。相反,很多技术出身的人过于迷信技术,变成了为了技术而技术。技术本来是手段,结果成了目的了。为了技术而技术,其结果就忽略了消费者。所以,我也经常告诫技术人员,包括我自己,做好产品服务消费者才是根本,用谁的技术、用什么技术都是手段而已。

    所以,乔布斯重返苹果,应该是带着对时代的一种新认识,也是他离开苹果之后不断反思的结果。如果他早5年重返苹果,我认为他的拿来主义很难成功,在当时不太可能成为主流。像今天的苹果产品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流畅感觉,当时的软硬件即使能支持,也是非常昂贵。但摩尔定律发展到今天,软硬件的条件具备了,用户体验时代来临了,于是乔布斯趁势而起,一发而不可收拾。

    微创新从冷门开始

    在国内,我是最早鼓吹微创新的一个,可能也是嗓门最大的,但微创新的鼻祖应该是乔布斯。他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

    一提到微创新,很多人认为就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改进,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就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然而,要改变市场格局,微创新一定是从冷门开始,从大公司不注意的角落开始。在热门中进行微创新,无法到达革命的彼岸。

    乔布斯在1997年重返苹果之后,在最初的3年也曾经在热门的PC上进行微创新,比如,他设计了一些苹果机彩壳,一时间争取到了眼球,但并没有成功。卖PC卖不过戴尔,卖系统卖不过微软。没办法,乔布斯只好从大公司看不上的MP3开始。

    我认为,从2001年做iPod开始,乔布斯带领苹果重新踏上了创业的道路。iPod是一个MP3播放器,对于像微软、戴尔这样的大公司来说,MP3没有前途、没有价值。以马后炮的方式来看,乔布斯做iPod,实际上是打了一个侧翼战,避开了当时主流竞争对手的主战场,通过微创新,达到了颠覆市场的目标。

    有人说,乔布斯的一生是神一样的传奇,但我觉得苹果的成功并不是高瞻远瞩、缜密规划的结果。要是他能像神一样预测到苹果今天的辉煌,那他肯定一早就大笔买入苹果的股票了,也不至于现在才83亿美元的身价。

    从iPod到iPhone,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我没有见过乔布斯真人,没有机会跟他直接交流,因此只能是瞎子摸象,从现成的产品入手。

    乔布斯二次创业,是从一个普遍需求开始,这是他成就一个伟大事业的基础。有人说,乔布斯善于创造需求,我觉得这是扯淡。没有人能够创造需求,对音乐的需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乔布斯所做的,只不过是通过iPod把听音乐的体验做到了极致,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iPod之所以能够流行,首先在于它一流的设计,跟其他MP3相比,是鹤立鸡群。再一个微创新,是里面的东芝小硬盘,号称可以存储1万首歌,一辈子都听不完。从iPod开始,每一个微小的创新,持续改变,都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产品。在iPod中加入一个小屏幕,就有了iPod Touch的雏形。有了iPod Touch,任何一个人都会想到,如果加上一个通话模块打电话怎么样呢?于是,就有了iPhone。有了iPhone,把它的屏幕一下子拉大,不就变成了iPad了吗?

    然而,一切看似眼花缭乱、万象丛生的东西,无一不是从那个“一”开始,那个“一”就是iPod。要知道,当苹果推出iPhone的时候,iPod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亿部。这1亿多部iPod不仅为苹果创造了口碑,创造了品牌,而且也为苹果捕捉了不少消费者的体验。没有这个台阶,如果乔布斯一下子上来就做iPhone,也不见得会成功。

    现在,乔布斯和苹果成了不少人崇拜的对象,大家开始学乔布斯做手机、做App Store、做各种Pad。齐白石说过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抄袭商业模式表面上来看最省劲,但简单抄袭肯定死,真正学到精髓的才可能生存。

    所以,如果要学习乔布斯,就要学习他的精粹,那一定得从iPod学起。这就像是一个人吃了7个馒头吃饱了,你就觉得第七个馒头很神奇,看是用什么特殊面粉做的。这样学习乔布斯,肯定是舍本求末。现在,大家觉得App Store简直是神来之笔,但App Store根源是在iTunes——既然能在iTunes上卖歌,那么为什么不能在App Store上卖软件和游戏呢?

    乔布斯的战略不是大跨步的战略,他是一步一步地走,每一步都是在不断地捕捉当前的用户需求和市场状态。像每一个创业者一样,乔布斯进入这个未知领域,刚开始一定是没战略的。你看一些咨询公司做战略规划,往往是针对一个成熟的行业,是对一个已有的成熟套路进行总结和改良。但是,当你进入到一个未知领域,刚开始你一定是摸着石头过河,什么都是未知,你得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去把握每一步。

    对于苹果来说,这种直觉和经验就是做1亿部iPod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它多年来做苹果电脑时积累的失败。因此,直到苹果做iPhone,咨询公司的那套战略规划模式才会有效。在此之前,都是在摸索,没什么战略。

    今天,乔布斯虽然辞去了CEO一职,退出了一线,但他将是一本古典名著,值得我们每一个创业者去学习,去研究。我们不要把乔布斯捧上神坛,他也有失败的地方。作为创业者,我们能思考,会学习,放弃我们无法学习的,研究我们能够学到的,凭借我们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走出我们自己的成功之道。

    (本文来源:商界传媒 )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