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 中缅边境:"一寨两国"里的小留学生(组图)

  • 时间:2012-06-13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一大早,一群缅甸籍孩子,成群结队来到中国银井边防工作站,见到中国边防战士,异口同声地用中文喊道:“叔叔好!”便“大摇大摆”地进入了中国境内。这是记者日前到访中缅边境南76号界碑、瑞丽市姐相乡云井寨时见到的情景。

    一名缅甸籍学生在放学后,骑着单车回到缅甸境内。史广林摄。(图片来源:中新网)

    放学后,缅甸籍学生骑着单车回家。吴华丽摄。(图片来源:中新网)


      云井寨,与缅甸芒秀寨一沟之隔,是世界独有的“一寨两国”。在云井寨里,有一所云井边防小学,学生来自中缅两国的边境村寨。

      云井边防小学始建于1960年,现有学生147名,其中缅籍学生68名,均为傣族。目前,学校设有学前班、一、二、三年级。

      踏入校门,2011年刚投入使用的新教学楼宽敞明亮。校园的围墙上,满是彩色的民族图案。三三两两的孩子们在一起打闹,分不清是缅甸人还是中国人。

      13岁的缅甸籍学生英喊正和同学们在校园里比赛骑单车。记者问她几年级,她用流利的中文回答道,“今年三年级了,马上毕业了。”

      问她为什么来中国“留学”,英喊笑着说,“在这里上学不用交钱。”

      银井边防工作站站长、云井边防小学名誉校长张绍辉介绍,学校里的缅甸孩子和中国孩子一样,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从这里出去的小‘留学生’,一般都会三门语言。”张绍辉说,学校开设有汉语、傣语、缅语课。

      据了解,云井边境一线傣族同宗同族、同语同俗,他们之间探亲访友、通婚互市较为平常。特别是缅甸儿童跨国“留学”,成为双边官方默许和民间认同的共识,形成瑞丽市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

      针对缅甸困难儿童,银井边防站专门设立“阳光工程”基金用于资助缅甸孩子,每到“六一”儿童节,边防官兵会给每位孩子送去书包、学习用具。

      夕阳下,一名缅甸籍小学生滑着滑板,大叫着从中国滑进了缅甸境内。(记者 史广林)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