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爱服装城一楼大部分商铺已经关门歇业。
这两天,在省城沈阳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是五爱市场大部分业户关门停业,铺天盖地的电视、报纸、网络报道让人们大吃一惊:一个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的沈阳五爱市场,仅仅是听说要来打假,便草木皆兵,纷纷拉下鉄帘门,挂起了“免战牌”。
辽沈晚报报道:在五爱服装城里,最热的话题就是“店铺咋都关门了呢”。下午1时30分,服装城一楼1000多个档口只有不到10家还在营业,焦躁的情绪笼罩在商家之间,来消费的顾客也很迷惑:“咋地,这是不干了啊?”一家经营牛仔裤的商户李姐说,现在正是衣服换季的时候,各个商铺都进了不少新货,关门不做生意,损失会不少。“顾客一看到大多数档口关门了,也就不怎么逛了,让我们这些营业的商铺咋做生意啊?我家一天租金就将近600元,一天不做生意,得少挣多少钱啊。
”
对于店铺关门的原因,商家的说法几乎一致。“大家都在传说执法部门来检查,其它的我也不太清楚。看着别人关,我也关了,听说检查从7号一直到17号呢,也不知道明天他们能不能来检查。 ”一家经营玉石类装饰品的李阿姨说。
面对仅仅是传闻的“检查”,为什么要关门呢?“我今天也是提心吊胆地开门营业,产品种类挺多,就算手续全,也难保自己销售的东西全都是合格的,逮着就得罚款,小本生意本来就赚不到什么钱。”一位业主说。虽然销售上会造成不小的损失,但记者发现,很多商户宁愿关闭档口歇业,也不愿意被检查。“虽然我们手续都齐全,但是还是躲躲的好。”一名业主说。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记者为此事专程采访了五爱市场相关的管理部门,他们的回答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有报道这样写道:记者随后找到五爱商贸物流区管委会的李春明科长,李科长表示,不清楚是否有检查的事情,但是已经把商铺大面积关门的事情反映给上级领导了,到目前为止没有结果。记者又致电相关执法部门,但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这件事情,没有接到通知,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些传言都没有得到证实。一个直接的管理部门,面对大部分业户关门停业,能做到的只是“已上报”。
不管五爱市场关门事件的原因何来,也不管有关部门对这个事件将如何处理,不可否认,这已经给沈阳,给五爱市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多来逛商场的顾客更是摸不着头脑,“大周末的咋还关门呢?”王闯和女朋友是特地赶周末来五爱购物的,对于这种大面积停业现象,平时总逛五爱的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此次大面积档口歇业还影响了很多来上货的营销商,朝阳的李红伟是从外地到沈阳上货的商户之一,“什么也没上着,什么时候能开张也不知道。”由于不清楚这种状况会持续多久,她不得不在沈阳住上几日,“今天在这等一天吧,万一今天开了我得赶紧进货啊,要不买的返程车票就作废了。
这样的现象何止李红伟一个?
更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一听到要“打假”便关门“大吉”?心里没鬼自然不怕半夜有敲门,心里有鬼即便是躲得过了初一,又怎能躲得过十五?
五爱市场到底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服装、鞋小商品的集散地?还是假冒伪劣的销售中心?作为一名数十次参加过国家、省、沈阳市打假行动的记者,对五爱市场的现状不能说毫不知情。即便是有人毫无忌惮的吹嘘五爱市场如何如何好,在笔者眼里,从来没有把五爱市场看为是沈阳的一张名片,看做是沈阳的荣誉。
五爱市场是否缺乏管理?五爱市场将来何去何从?五爱市场在众多市民心中影响如何?我们真应该重新来认识。
有市场方面的专家这样评价五爱市场:从营销上来讲,商户所销售的商品相对便宜,并让下线销售时可以有更高的赢利空间,所以很多商户销售仿冒商标商品,但由于本身的虚假性,很多商户在严查时出现“不自信”,很多商家宁愿暂时不赢利,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货物被查处。假货存在市场是因为人们追求高品位生活的同时,却不愿意付出高的投入,“商家和顾客其实心里都明白,但因为有供求关系,所以假货屡查不止。
”
打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最根本上是教导群众如何不去追究“伪大牌”的生活追求。
五爱市场果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