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派是一种集茶点、早餐为一体的小食品,由于具有浓郁的蛋香味、松软的口感、丰富的营养、较长的保质期和便于携带的独立包装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当你发现所吃的蛋黄派已经严重发霉时,是不是会觉得很倒胃口呢?近日,海峡食品安全网再次接到消费者投诉福马蛋黄派在保质期内严重发霉,而福马公司只是简单的做了退货处理,对于产品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没有任何正面解释,这令消费者十分不满。
宫先生家住安徽合肥,2012年8月1日在合家福高新店购买了一包由福建福马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福马蛋黄派(生产日期:2012.04.09;单价:14.5元;规格:450g*18枚)。买回家后,宫先生就拆开食用。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宫先生发现蛋黄派已经严重发霉了,大半边都长了一层类似棉絮的白毛。宫先生说:“这样的产品怎么能让消费者放心食用?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这也太令人意外了!”
了解相关情况后,海峡食品安全网(www.cfqn12315.com)值班编辑及时将宫先生的投诉信息反馈给了福建福马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马公司当地业务员联系了宫先生,将问题产品做了退货处理。至于为何在保质期内的蛋黄派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发霉,工作人员只是声称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并表示需要将样品带回去检测后才会有结果。带着消费者的疑问,编辑致电福马公司,对方工作人员高小姐解释产品出现这种情况和天气环境及仓库储存条件有关。“天气如果很热或者经销商的仓库过于潮湿都很容易导致产品变质,但具体的原因在没有对样品进行检测之前我们也不好界定,今后我们会加强产品的质量管控。”
面对产品在保质期内的严重发霉,高小姐只是简单的解释为由于天气原因或仓储条件所致,福马公司这种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天气和他人的说法乍看有一定合理性,但细想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并没有任何说服力。倘若真如高小姐所说天气和储存条件都会影响产品质量,那为何福马公司又不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产品工艺或者改善产品的外包装呢?福马方面发现问题产品后只是简单的给消费者做了退货处理,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又怎么能够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或者说福马方面压根就没想过要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海峡食品安全网(www.cfqn12315.com)接到消费者关于福马蛋黄派发霉的投诉并非首次。2012年5月中旬,江苏苏州消费者朱小姐收到了亲戚赠送的一盒福建福马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蛋黄派(生产日期:2011.12.15;价格:30元;规格:32枚/包;保质期:9个月)。6月14日早上,朱小姐拿出一枚准备食用,发现蛋黄派整个都发霉了。朱小姐告诉编辑,在她发现蛋黄派发霉之前,她母亲已经给孩子吃了一个,因为孩子才两岁,不确定吃下去的是否也是发霉的,这令她十分担心。
朱小姐说:“当天,我给厂家打了无数个电话,但打了一天硬是没有打进去,不是没人接就是挂电话。6月15日我继续打电话,她们给出的承诺是让业务联系我,但是等到现在也没有人给我回复!我想说,食品是至关人命的事情,为什么在没有出事情的情况下不及时解决问题,难道一定要等到出了事情才会解决吗?何况我们家孩子还那么小,才2岁,如果出现什么不良反应谁能给我解决?是怪我们消费者不应该给小孩子吃吗?对她们公司的态度我十分不满意!”经值班编辑介入后,对方高小姐声称已和消费消费者协商好了,同意进行退一赔十的处理。而朱小姐则和编辑反馈,称福马公司只是简单向她了解情况后就杳无音信了。
据中安在线-安徽商报报道,早在2010年10月13日,市民刘先生就吃到了发霉的福马蛋黄派。2010年10月4日,刘先生当地超市购买了两袋福马牌蛋黄派,13日早上拆开吃到第二个时,发现上面有两块指甲大小的霉斑。刘先生赶紧看了下蛋黄派的生产日期,是2010年8月20日,保质期为9个月,显著位置上还标明了“合格”、“质量安全”等字样。这几个字眼和发霉的蛋黄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那么刺眼,试问福马公司的如此“合格”与“安全”又怎么能让消费者放心信赖?
面对如此诸多的食品安全隐患,福马公司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没有拿出任何行动来杜绝甚至是减少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而是任由同样的质量问题一再泛滥,接二连三地侵害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无小事,百姓生命大如天,任何细小的食品安全隐患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而福马公司在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依然无动于衷,难道真如消费者所说一定要等到出了事情才会解决吗?福马公司如此漠视消费者漠视自身产品质量的做法实在令人失望!吃一堑长一智,一个成熟且有责任心的企业不应该让产品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不应该让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半分威胁,但愿福马公司能够及时醒悟,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整改,而不是依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等到了不可挽回的余地时再痛哭流涕,抱头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