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 “清华挡家长”只是培养独立第一步

  • 时间:2012-08-15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811,清华大学今年的党员新生赴校报到。与往年不同,清华大学此次在报到区外设置“警戒线”,家长一律只能在线外等候,新生必须带着材料独自登记入学。(812《京华时报》)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登记入学”,家长被挡在线外,这的确是“高校新招”,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自然是好事一桩。如今的现实,环顾四周便可发现,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的确是无处不在的。当有高校意识到这一点,并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习“独立”,的确是用心良苦,也是教育应当承担的责任。因而可以不夸张地说,“清华挡家长”,是给新生们很好的“第一课”。
      但同样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既然这次清华挡家长能成为“新闻”,那意味着类似的培养学生独立的课堂也好、活动也罢,在现实中还是相当缺失的,不然这样的行为不可能成为新闻,也见证着在“独二代(两代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中,来自长辈们的爱,的确有些泛滥,这些现实因素下,“独二代”要培养独立意识的确缺少点现实土壤。
      如今现实的境况是,对孩子的独立性缺失问题,来自社会的关注不少,行动却十分匮乏。故而,对这“清华挡家长”一事,的确值得鼓励与赞扬,但却不值得过高阐释,也不宜过分解读。毕竟,一次行动改变不了十几年饱受溺爱背后的独立性缺失问题。清华意识到“学生独立”的重要,做出一定的表率,给予学生一次机会去“独立”,但一次“独立完成登记入学”,想让孩子十几年培养出来的“习惯性依赖”卸除,无异于天方夜谭。
      因此,破除孩子的依赖,培养其独立品质的关键因素在于学校教育,但同样也在于家长的态度,二者缺一不可。就现实境况而言,类似“清华挡家长”一般的培养学生独立的行为与活动,理应“多多益善”;而另一方面,长辈们对自己快成年或已成年的孩子,也应给其足够的“独立空间”,不能再过分溺爱了,这般常识人尽皆知,但关键是要贯彻到现实行为中。
      所以,“清华挡家长”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也只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第一步,而高校如何通过越来越多的“独立课堂”来加强孩子的独立性,继而用现实成绩来诠释独立的重要性,让家长们保持足够的理性,接着给予孩子独立自主生活的空间,理应是接下来“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不可或缺的环节。
      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这两者而言,无疑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进入大学的孩子,大多在18岁附近,是时候该独立自主地生活了,那家长放开手,学校的独立教育,都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工具”,只是在我们这,这些“课堂”还足够匮乏,因而需要“日增月益”。
    (来源:四川新闻网)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