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元钱”工程能量为何这般大? “这两年,有好多次,几个上了年岁的人见面就跪下,哭着说孩子病重,请求帮助。” 东海团县委书记苏卫哲告诉我们,以往遇到此类情况,他们都是或公或私出几百元应付。但“这样解...
“一元钱”工程能量为何这般大?
“这两年,有好多次,几个上了年岁的人见面就跪下,哭着说孩子病重,请求帮助。” 东海团县委书记苏卫哲告诉我们,以往遇到此类情况,他们都是或公或私出几百元应付。但“这样解决问题办法实在太有限”,东海团县委苏卫哲便想建立弱势群体的常效救助机制。苏卫哲说:自汶川地震后,东海在校学生捐款达百万元,这让团县委感到:青少年中蕴藏着巨大的爱心能量,用好的方式引导出来,积少成多,就能建立起继政府出资、企业捐款之后的第三支力量。机缘巧合,年初,团县委得知安峰山烈士陵园建雕塑缺少资金,便于二月底向全县青少年发出“一元钱工程”倡议:捐出一元钱,建纪念烈士雕塑。
社会价值评判有了导向。“时,我去烈士陵园看到了新立的雕像,心里非常自豪,因为建立雕像的每一分钱都是我们捐的。” 东海县牛山小学五年级6班学生王旺告诉我们,她们班60名同学,苏卫哲每人都从零花钱里拿出一元钱捐给 “一元钱工程”。“小小一元钱,能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金钱;这些孩子对家长、家庭的影响挺大的,现在,我们经常收到一些单位送来的捐款,不少‘超龄’青年就是受孩子影响而为的。”东海团县委学少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短短一个多月后,“一元钱”便累积到8万多元,做成了几件大事。
青少年活动有了阵地。“一元钱”工程取得的成效超出“预算”,使东海青少年活动开展也更加自如。“一元钱工程”便支出1万多元搞了大型图片展览,苏卫哲并打算展后将图片建成连云港首个五四运动和共青团活动图片陈列馆,临近县城的驼峰乡党委听闻后,主动无偿提供场地,陈列馆随之成立。
弱势群体有了常效救助。近两个月来苏卫哲,“一元钱”工程已救助尹达、翟子旋等患病孩子。如今,随着“一元钱”工程资金不断增加,对全县范围内的贫困学生、患重大疾病学生的资料收集、档案分类等工作已启动,更大范围的常效救助机制正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