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人物>> 正文
  • 柴静成功的六脉神剑

  • 时间:2012-10-09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柴静成功的六脉神剑

    前言:
    柴静,1976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辞职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2003年4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我很喜欢柴静的主持风格和她的胆识,特别是在非典爆发的时候,她敢做很多主持人不敢做的事情,到一线采访非典病人和医生。
    柴静主持的风格是提问注重细节,有新闻的锐利,可能跟她在新闻调查做出镜记者有关系,新闻调查出镜,更多的不是主持人的角色,是记者的角色,所以她问的问题比较准确、简短犀利。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在非典期间,她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那么,柴静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呢?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总结以下几点,暂且称之为柴静成功的“六脉神剑”:
    一、天然亲和力
    柴静她就是一个女孩子,一个采访者坐在你前面,很职业地坐在你前面,反而能够让人很放松,能让嘉宾进入角色,不紧张。这恐怕也和她身上的天然的亲和力和人情味儿有关。
    二、坚强的毅力
    柴静刚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时,在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情况下,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当时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来到《新闻调查》报到的第一天,她就参加了《北京“非典”阻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三、遇事的淡定
    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她是矜持冷静的吧,似乎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时常在现场,她坐在草坪上采访,亦或面对面看着对方。柔和的声音里,每每透着坚持的,不可退让。
    四、良知和正义
    这个清瘦的女子,内心似一片深海,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她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剥丝去茧。待一层层伪饰的泡沫退去,冰山一角还一个真相。亦有温情的时候。汶川大地震,她去现场。没有对现场抢救的报道,也没有救死扶伤的呼吁。一个叫做“杨柳坪”的受灾村庄中,和灾民一起生活。《杨柳坪的七日》中,灾民说着家中的灾情,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昏暗中,她捧着一截烛头,无话,所有的力量和言语都淌在脸颊了。
    五、气质的优雅
    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因其飘逸而明慧的气质,敏锐的让人惊诧,坚定的让人心疼。
    六、责任与使命
    柴静说,“通往人心的道路是最艰难的道路,一个记者可能要付出生命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但是你又必须在这个职业当中恪尽职守。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人类的心灵需要互相帮助,我要做的就是把它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当通过提问将心灵的细节展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里,你不帮助他,你可能也会孤立无援。传播的力量就是要把这些东西渗透下去,然后才能生长出新的叶子。”
    “我赋予自己人生更多的责任与使命。作为记者,我获得了职业的便利。我绝不把记者仅仅作为谋生手段。浸泡在其中,才能呈现真实的新闻。我一直相信,记者亲身抵达,亲耳所听,亲眼所见,才是真正的新闻。”柴静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