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高铁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至辽宁省滨海城市大连市,纵贯东北三省。哈尔滨西站至大连北站间运营里程921公里,全线共设哈尔滨西、长春西、沈阳、大连北等24个车站。这条高铁是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京哈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8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为300公里。
2012年9月,哈大高铁全线联调联试完成,10月8日进行试运行。哈大高铁试运行及开通采用中国北车制造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列车。列车编组8节车厢,适应环境温度零下40℃至零上40℃,同时增强了抗风、沙、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能力。哈大高铁动车组列车将从哈尔滨西站到大连站由北向南试运行。试运行阶段,哈大高铁动车组不会对外售票搭载乘客,而是在车厢内使用大米等载重物模拟乘客重量进行载重实验。
8成高架解决冻胀
高寒地区建高铁,最大的挑战在于路基冻胀问题。东北地区的低温环境下,铁路路基冬天如果积水没能及时排走,就会冻得将路基拱起来,而天气转暖后冰水融化路基又会下陷,影响线路平顺性,甚至危及列车行车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昨天表示,哈大高铁冻胀问题已经得到妥善处理,主要技术手段是加大边坡排水沟的埋深,从此前的2米下探至2.5米左右,从而避免冬季结冰。
他同时透露,以桥代路是哈大高铁对抗冻胀最有效的手段,全线地面线路不到20%,主要集中在隧洞和车站两端的延长线上。而高架路段的基座深入地下40多米,不会受到冻胀威胁。
另据了解,为哈大高铁输送电能的接触网也进行了特殊处理,安装了特殊的融冰融雪装置,防止电线被冰雪覆盖导致大面积断电。
京哈缩至5小时
该线路预计年底正式开通,由南向北经过大连市、营口市、鞍山市、辽阳市、沈阳市、铁岭市、四平市、长春市、松原市、哈尔滨市10个城市。沿途共设24座车站,分别是大连站、大连北站、普兰店西站、瓦房店西站、鲅鱼圈东站、盖州西站、营口东站、海城西站、鞍山西站、辽阳站、沈阳站、沈阳北站、铁岭西站、开原西站、昌图西站、四平东站、公主岭南站、长春西站、长春站、德惠西站、扶余北站、双城北站、哈尔滨西站、哈尔滨站。列车全程运行约4小时。届时,京沈客运专线和哈大客运专线将连通,北京至哈尔滨的列车行程可从现在的9个多小时压缩至5个多小时。
这条高铁开通后,不仅能极大缓解出行旺季东北方向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状,还将释放哈大线既有货运能力,拓宽东北地区出海大通道。
相关新闻
特殊动车组
挑战80℃温差
此次投入哈大客运专线的将是特殊的高寒动车组CRH380B型高寒列车,由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独家生产,共计40列。
普通高铁列车也怕冷。2009年冬天,欧洲遭遇严寒,“欧洲之星”高铁列车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时,机械系统无法承受巨大温差而“冻僵”停运,数千旅客被困海底。而在哈大高铁穿越的东北沿线,最近三十年来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37.3℃。
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全长201米,看起来与京沪线上运营的北车高速列车差异不大。但列车在材料低温特性、车体防雪密封性和隔热保温性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车厢地板增加防寒材料,空调采暖、水系统采取了防冻措施,电气、制动、转向架系统相应提高了低温适应性。据介绍,该型动车组能经受80℃的温差考验,在零上40℃和零下40℃都能运行自如,成为可从哈尔滨直抵深圳、贯穿南北的高速动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