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杨木可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在孩子放学时间早及家长下班时间晚的现实矛盾中,学校周边的各种托管班和私人开办的"小饭桌"于是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巨大"钱力"的"接送市场",按说 "供""求"呼应本是市场规律,但让人寻味的是,这个"接送市场"却在强烈的需求和相应的服务之外,多了很多无奈和难以了断的担忧,“无注册、无资质、无监管”的托管机构能否为孩子提供家长所期待的安全和教育,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托管班生意火爆 没“证照”有隐患 近日,中华教育网记者走访了西安部分小校了解到,目前各种各样的托管班开始火爆起来。在西安市翠华路某小学附近周围的小区里,分布着二三十个大大小小的托管班,记者以家长的身份询问得知,截至9月10日下午放学时,超过一半的机构表示“托管班”招生已经满额,仅剩下其他学习班名额。记者随便走进一家托管班,正是吃饭时间,只见40多个小学生,正挤在一套80平米左右的房子里吃饭。 根据西安市长安区一所学校门口托管班散发给家长的招生资料,记者看到托管班提供的服务很“诱人”:中午放学有老师专门接送、托管时间内由老师照看学生写作业并加以辅导、托管室里配有珠算、拼音卡片和一至六年级各科辅导资料等。在长安区附近的一家托管班里,记者以同样的身份进入,只见80平米左右的房子里,客厅及卧室全部摆着小桌子,一位60多岁的妇女正在厨房忙着做饭,截止目前已招了32个学生,现在还在招生,记者询问,这么多人会不会没地方坐,老师告诉记者,如果人太多就会在阳台加几张桌子,不会有问题的。
当记者问他们是否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或者办学许可证时,他们说没有, 位于北京海淀区一幢居民楼的一个托管班,主要接收居民楼附近小学的孩子。在走访中,记者在这套房子里看到,客厅里放着两个小圆桌,另外两个房间各放了8张小课桌。乳白色地砖干干净净,厨房的门上挂着这周的菜谱,厨房内也整整齐齐。两名约60岁的男老师在指导孩子做作业。 “每天都有阿姨来烧饭、打扫、消毒,卫生不用担心。我们都是退休老师,我教语文,他教数学。”一位姓赵的老师向记者介绍,他们这里还有位英语老师,每天要下班后才能过来。“我们都很有经验,作业你也不用操心。”赵老师说。
但当记者同样询问他们是否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或者办学许可证时,他们说根本没有,也不需要这些。记者又探访了附近的六七家托管班,安全状况也颇让人担心。 托管班缺主管部门
“目前托管班到底是教育部门管还是工商部门管,或是民政部门管,都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验证这一观点,记者以一个托管班申办者的身份电话咨询了几个部门。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有关方面没有这种经营范围,也不需要到工商部门注册备案;民政局说“不用登记”;而教育部门则说对于托管班没有审批权。
因为没有主管部门,托管班自然也就不知道找谁主管。记者调查发现,上托管班的孩子大多来自双职工家庭,祖辈因种种原因无法帮助子女接送孩子。所以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一面在把孩子送进托管班、解决自己燃眉之急的同时,一面仍在纠结着孩子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隐患。
“托管班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我们办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育管理界一位专家对记者坦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管理。托管班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教育部门可以作为主管部门;若托管班还提供饮食服务,那么就应该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及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这样,教育、工商和卫生等部门都介入了监管,会使托管班得到规范管理。”
☆☆台湾的“安亲中心”是专业托管机构,归属教育部门管理。机构配备有专门的校车,每天到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安亲中心”内,教室、食堂、操场、琴房、活动室、生活老师、教学老师等全部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