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温州市文成县修建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珊溪水库)征用珊溪镇坦岐村民500多亩土地,而建设珊溪库区实际使用200多亩,剩下300多土地为筑水库大坝及堆放机械、材料和建临时宿舍之用。2002年珊溪水库建成之后,部分土地该村农民继续耕种或长期闲置,如今当地政府想开发利用这块风水宝地,农民没有了地种,不同意开发,由此连续引发二次武斗,第一次打伤2个村民,第二次有数名村民受伤——
温州革命老区坦岐村农民没地种谁之过?
华声晨报记者庾铁桥
文成县珊溪镇坦岐村,位于珊溪水库下游、飞云江江畔,四面环山,风景秀美,与珊溪镇隔江相望,是远近闻名的老革命根据地,同时也是浙江省第一任省委书记刘英纪念馆所在地,当下为旅游胜地。
为争地上演精彩功夫剧
9月27日,晨报记者来到文成县珊溪镇坦岐村看到,该村一处有勾机、推土机正在施工平整地基,有的地方还种植着红薯、玉米等庄稼,还有一些水田及鱼塘尚未填平;几处低矮的危房,也像是要拆迁的样子。这便是有争议的土地,大约300亩,位于在飞云江江畔,珊溪水库下游,背靠大山,面向江畔,与对面山上的刘英纪念馆相望,是一块风水宝地。
据知情人介绍,8月14日,坦岐村村民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自发阻止珊溪镇人民政府在此兴建的镇政府办公大楼开工及温州星奥投资有限公司旅游配套项目施工,被100多名穿着保安制服和警服的人阻拦,并发生冲突,打伤两名村民。由于村民的强烈反对,两单位怕激化矛盾,当天没有开工施工。8月28日上午,珊溪镇政法委书记林文亲自带领数百安保人员进场维护施工秩序,双方再次发生冲突,打伤村民10多人,导致1人住院救治,扣押村民8人,其中黄齐串、潘金宝两人被关押到文成县看守所,7日后才被释放出来。
潘金宝对记者说:“我是无缘无故地被他们抓去了,一关就是一个星期,没有任何理由的。我是不想出来的,要他们给我个说法。最后,他们急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把我骗出来了。要是在我们福建,哪有这种事啊。”
该村村民黄丽丽、朱小玲、蔡碎殊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阻止有关单位进场施工,只是在外围叫他们(施工单位)不要毁了地里快要收获的庄稼,突然就被上来的人打了。村民黄瑞付说,他想用手机把当时的情况拍下来,后脑就被人打了一拳,然后就被几个人拖走了,口袋里给儿子看病的钱600元钱,也无翼而飞。村民朱友丛被打得最重,在温州市住了半个多月的医院,至今还吃着药呢。
朱德则老人说:“我们这里是革命老区啊,我还没有看到这么大的场面(打斗),真是比过去还要过厉害了,这是什么世道嘛。”
晨报记者从村民提供的录像资料上看到,工地现场确实有很多穿着迷彩服、带着头盔的人与当地农民发生争执,并有一些相互吵闹、推扯、打斗的画面。
多数农民无田地可耕
据了解,坦岐村有2000多村民,分12个队,地少人多,人均田地不到4分,珊溪水库建成之前,主要靠种养为生。由于珊溪水库征用、征收了该村近860亩土地,其中堆放筑大坝建设材料和机械设备的238亩土地“已被规划”建珊溪镇镇政府办公大楼和旅游配套项目,现在大部分农民基本上地无可耕,大多数家庭只能外出打工或做生意为业,但一些年纪大的、家庭人口多的、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生活十分困难。
朱应淼拿着一张发黄的《移民补偿证》对记者说:“我的房子被拆迁了,如今地也没有得种了。当时政府总共只给补偿了1.3274万元,其中房子10500元,一家三口每个人的补偿还不到800元,上面说好安置我们的,到现在还没有兑现,我们能不生气吗?我们没有土地种,吃什么?!”
“村里卖地得的几百万,我们第八队400多人,大多数没有分到一分钱,政府说安置我们的工作,也只安排了几个人,并且都是村干部的亲人,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但土地没有了。”朱德久一脸怨气。
一个将近60岁的、姓黄的妇人指着一片地告诉记者:“种在地里的红薯眼看就要收成了,被他们这么一施工,看见银子也变水了,最少损失两三千块钱。现在地也没有了,我一个寡妇人家,不知道今后怎么过啊,”
“那是我的木材加工厂,现在电也被他们断了,墙角也被他们挖空了,电杆柱子也被他们弄断了,厂房也快要倒了,很快就要被他们推平,厂子没有了,土地也没有了,以后我们靠什么生活啊,出去打工,这么大年纪,谁还要呢。”一位姓朱的妇女说。
“我们现在都没有田地可种,别说大米要买,就连蔬菜都要买呢,生活成本比城市都要高。我们村民为什么要争地,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地,没有经济来源。”蔡国良对记者说。
“我们有些村民想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新房,或者拆掉危房重建,镇政府都不批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村里至今还有很多人,特别是老人,仍住在危房里,春天雨水多,根本没法住。”黄加标说。
晨报记者采访时在坦岐村悠转了一圈,确实发现有很多老人住在低矮的土制瓦房里,有的外墙上存在明显的裂痕。
征用闲置土地归谁所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坦岐村的村民没有田耕地种的呢?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建设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珊溪水库,国家重点项目),文成县土地管理局与坦岐村签订征地协议,征用该村土地约860亩,并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600多万元的征地费用,已全部支付到位。2002年,珊溪水库建成后,负责水库工程建设的指挥部将坦岐施工区堆放材料以及闲置的368亩土地移交给温州市人民政府,然后温州市政府再调拨给文成县人民政府。2007年,文成县人民政府通过招拍挂将该块土地成功出让,导致坦岐村村民无法回收“堆放材料以及闲置的368亩土地。”
坦岐村村民认为,珊溪水库用地属于多征少用,水库建设实际用地仅205亩,闲置368亩,其中一直由农民耕种的有130亩,其余238亩为施工人员临时搭建宿舍和堆放建筑大坝材料之用,而与坦岐村委会协议征地574亩土地所支付的285.11万元征地费,每平方米仅7.5元,应当是临时用地补偿费,不应该是土地征收费,故应将闲置的368亩土地归还给村民,土地的性质没变,还是属于坦岐村民集体所有,并且该征地协议书上明确表明“征用”、“补偿”两词,而不是征收土地。
珊溪镇党委书记程东,镇长富汉峰、常务副镇长林功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镇党委、政府在坦岐村新建办公大楼,星奥公司开发旅游项目的相关用地,手续完全合法。该块土地早已被国家征收,属于国有土地,根本就不存在争议,只是村民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但镇党委、政府从实情出发,考虑到村民以后的利益,还将无偿划拨21亩优质土地给村民发展第三产业,以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
谈至与村民发生的两次冲突,三位镇领导说是村民阻止施工,具体情况要问派出所,但珊溪派出所刘日历所长说,要文成县公安局政治处同意才能接受晨报记者采访。如村民在建房报批过程中遇上困难,可以直接找林功祥副镇长办理。至于有部分村民没有分到土地补偿费的问题,三位镇领导表示他们心中有数,将尽快查清此事。
9月28日上午,晨报记者来到文成县国土资源局,该局信访室一名姓卢的工作人员说,2004年前的所使用的“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都是一个意思,即土地所有权发生变更,归为国家所有;2004年后,法律有明确规定,土地征用,土地的性质不变;土地征收,土地的性质改变,或归为国家所有,或归为集体所有。因此,珊溪水库建设闲置的368亩土地,应该属于国家所有。
温州市国土资源的郑处长与文成县国土管理局的观点基本一致。同时,郑处长也表示“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但在2004年以前一直习惯性地把这两个概念当成一个概念使用,即为“土地征收”,土地的所有权归为国家所有。
晨报记者就此咨询了有关法律专家,浙江省、国土资源部目前并没有就2004年以前“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是否为同一概念做出具体的解释。如果实用2004年以后的法律,或者浙江省、国土资源部下文明确规定2004年以前的“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那么该块土地所有权就并没有转变,仍然是属于坦岐村委所有。
本报将继续关注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