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内地新闻>> 正文
  • 信阳师院政法学院融入“课堂讨论”深化教学改革

  • 时间:2012-11-09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近期,信阳师院政法学院将学生课堂融入教学一线,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自主高效课堂模式。118日上午,政法学院张铁山副教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MMD研讨社和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班在社科楼517教室举办了以“中国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有多远”为题的课堂辩论。该院副院长李文发参与到课堂中来,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前瞻的话题内容让辩论课堂更丰富。

    课上,同学们被分成两组,针对辩题展开了课堂辩论。大家立场鲜明,准备充分。正方辩手以“中国思维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为切入点,借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实例,依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步推进的各种教育、科技、文化改革政策,大力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国家平台等,巧妙点明“中国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并不远”的论点。反方则从“西方科学的构成和文化基因”展开激烈驳论。并从“获奖需要的客观技术水平”和对“获奖的西方人物”分析指出,西方思想的还原性和逻辑思维特点利于科学探索的进行,而传统思想的阻碍、教育模式的不足、原创性思维的缺乏,必然导致中国短期内很难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辩论中,辩手们敏捷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逻辑能力不断将辩论推向高潮,精彩的辩论博得阵阵掌声。

    最后,李文发教授和张铁山副教授分别作总结。李教授指出,课堂辩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行军,是调动学生创造性、加快学生思维转变的良好载体,利于学习方式方法纵横拓展及教学改革实现大飞跃。他建议同学们研究问题要变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实事求是,增强振兴中华的信念,勇于创新,奋勇拼搏,积极投身中国教育改革事业。随后,张铁山教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强调此次辩论赛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运用,当代青年要反思过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自觉学习西方先进科学,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不懈努力。

    教学课堂改革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和谐课堂氛围、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本次课堂辩论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参与课堂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思考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该校教学机制、加快教育改革进程有积极意义。(信阳师院陈美杰)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