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郑风田:
我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了,很多打工的农民返乡了,知道他们返乡第一件干的事是什么吗?都不再种粮了,都去种什么?就是种蔬菜和水果,因为他种粮食太不赚钱了。我们知道现在种小麦基本上是赔的,大米和玉米的收入也不高。但是我种一亩蔬菜弄好的话,弄个几万块钱是很正常。但是你种粮食,几百块钱。
解说:今年滞销最严重的几种蔬菜和水果,几乎无一例外出现了大规模扩种的现象,比如在广西南宁的苏圩镇,因为去年辣椒价格好,许多农民就把水稻或甘蔗拔了改种辣椒,现在全镇每天都有40万斤辣椒等着卖,往年7、8毛一斤供不应求,今年3毛钱一斤还没人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郑风田:
为什么老的蔬菜产区问题小呢?老的蔬菜产区自己的流通渠道特别好,我在全国各地东方不亮西方亮,因为我们国家太大了,况且中国不亮别的国家亮。原来山东的大蒜特别多,他们就开拓海外市场,苦就苦在新的进入者他不知道市场在哪,老是坐等,在家门口等。一不上门收购了,就惨了,就砸在手里了。
解说: 在今年的蔬果滞销地,几乎记者采访到的所有农户都提到,今年没有收购商上门,而他们除了被动等待,几乎毫无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郑风田:日韩这些国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像韩国的农民我专门去看过,韩国的农民都得加入农协,加入农协,这些种的农民,种完之后就不管了,立马把这些菜拉到各个加工车间去,加工以后,农协又在城市设了很多超市,就是农贸市场,他自己从田头到餐桌都是在农协系统下,每一年我的这些超市大概要卖多少量我很清楚,所以不会盲目地生产,根据需要来生产。不像我们国家的农民,基本上需要多少不知道,反正比种粮赚钱我就要干。
白岩松:
有人说,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很像中国股市,起伏、波动都很大,偶尔涨,但经常是跌,并且偶尔一涨,反而更容易导致下一次的跌。国际市场涨,我们不跟风,国际市场跌,我们就暴跌。表面上看好像是这样,但是把农产品市场与股市相比,其实并不稳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它如果像赌场,你可以不进去,但农产品如果农民都不种了,我们吃什么去?日子怎么过?也因此,每当农产品出现大范围滞销,各级政府就格外着急,因为这是关乎着老百姓日子的大事,更关乎着如果农民今年赔了大钱,明年谁来让我们吃饱吃好?但是,仅靠市长来吆喝行吗?问题到底出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