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见证历史 金币铸就辉煌——青铜器金银币赏析之五在古人心目(古代文献)中,青铜器有两种基本用途,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礼记•礼器》有言:“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内金,示和也。”可以说,“纳”是青铜器第一位的功用,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表现。而当人们用特定的器物去盛装食物、物品之时,人类文明范畴中的与之相关的“仪式”便慢慢应运而生。比如什么器物应该装什么,在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来装以及如何盛装等等一系列的类似仪式的日常考量便出现了。仪式,是很多生物族群都具有的,而惟人类的仪式不仅形式繁多,而且充满人类创造的智慧以及心理、精神、文明的庄严肃穆感,比如祭祀仪式、巫术、成人仪式等等。它可能源于人类对某种东西的偏好,也可能是源于一种原始的审美倾向,更可能是源于现实的生活经验。对于青铜器而言,它从盛东西的器物发展到陈设,首先显示了人类情感世界正向着愈来愈丰满的高层次发展。其次则是一种生活仪式的变更,从作为饮食文化中的一种器物仪式转向了一种有关美感体验的仪式和深具宗教意味的礼器属性。在祭祀仪式中,青铜器物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如《说文》中便有言:“鼎,和五味之宝器。”鼎在先秦时期成为众多重要仪式的首选之物,它甚至以静默的形式暗示并完成了某种仪式,比如鼎的多少曾经代表着权力等级的高低。
商•兽面纹方鼎,是至今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从币面中看,此兽面纹方鼎造型浑重大气,极具威严庄重的气派。其腹部辅以商代早期典型兽面纹,每壁两侧和下部装饰有乳钉纹饰,充分展现了商代早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与艺术特色。鼎已被看作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北京银协集币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