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青铜器上布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形成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社会的一种过渡。弦纹盉,铸造于商代早期。该器物高21.2厘米,宽14.7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器物体现了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特点,造型朴拙,形态可爱。其颈部装饰有三道弦纹,上部为半圆形,腹部整体作三个袋状尖足。盉,中国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后演变为礼器。商代弦纹盉,衬以该器物弦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弦纹盉”字样及面额。背面图案设计者:朱熙华。这枚1盎司的银币,以其小巧、制图活泼而深受广大集币者喜爱。
北京银协集币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