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明金币传承——青铜器金银币赏析之七中国青铜器的发展横跨了约三千年的历史,精美的青铜制品、神秘瑰丽的青铜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青铜器因其制作精美,艺术价值颇高,而倍受国内外收藏家、研究者青睐。目前大多数欧美国家的博物馆都藏有中国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浩如烟海,作为国之重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中国人民银行曾于1981年、1992年和1993年分别发行了三组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币项目,带给了收藏者难忘的视觉享受与文化熏陶,令中国的青铜文化永远闪耀在历史的烙印之中。但由于当时造币技术条件所限,未能将许多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精品进行深入挖掘和精彩呈现。时隔19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启动了中国青铜器金银币项目,对青铜器题材重新分类梳理,按照青铜器的年代和类别重新规划,将其作为中国贵金属纪念币重要的系列项目发行。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青铜文化,展示中国青铜艺术的精髓,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2年8月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其中5盎司金币2000枚,1/4盎司金币5万枚,1公斤银币6000枚,5盎司银币1万枚,1盎司银币8万枚。兽面纹鬲为5盎司银币背面图案,该器物铸造于商代中期。该器物高19.2厘米,口径14.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器物纹饰粗犷,布局合理,工艺水平精湛,是同期青铜鬲中的精品。其颈部装饰有变形夔纹,每一个袋形器腹上都装饰有兽面纹,具有典型商中期青铜器纹饰特征。 鬲,中国古代炊具,用于烧煮加热,形制上类似于鼎,后演变为礼器。
北京银协集币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