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视屏中抗日奇侠飞刀杀“鬼子”的片段来自刚刚播毕的电视剧《利箭行动》。片中人施展“轻功”纵身落下,完全不惧敌人的猛烈火力,硬是用飞刀杀得“鬼子”人仰马翻。这个片段在网上广为传播,几乎看者惊叹。不过这也不算什么,这部戏里的抗日小分队成员,个个文武双全,别说飞刀,连“千里耳”都有。更牛的是,这些“八路军特战小分队”的成员,还能说流利的日语。不过当观众们以为这就是极限的时候,不久就会发现自己错了。“华妃娘娘”蒋欣主演了一部叫作《箭在弦上》的“神剧”,请看女主人公是如何用箭百步穿杨杀“鬼子”的:
以上两部剧只是个代表而已,其实在许多抗战剧中,主人公都十足“英雄样”,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不在话下。还有徒手撕“鬼子”的(碍于看起来很血腥,就不上图片了)。这也都是遵从了传承的,五六十年代的那些“始祖级”抗战片就是这个样子。像是《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就神出鬼没,敌人光听到他名字都害怕,难怪今人评论道,这就是“中国版的007”啊。
基本上,许多抗战片里,人们看到的都是“英雄主人公”,“鬼子”们往往都被打得很惨。而那位一天“死”八次的群众演员其实是有窍门的:“鬼子”演多了,自然而然就总结出了一套经验来,一言以蔽之就是“越猥琐越好”。他善于表现得“猥琐”,也就老是被选中,才有“死”八次的“待遇”。
当人们看了什么蜘蛛侠、蝙蝠侠、美国队长的时候,往往感慨中国没有“超级英雄片”,看了以上两个视频,谁还敢这么说呢?
它是“言情剧”:2012年全年全国地方卫视电视剧的收视亚军叫《战旗》,现在正在重播,名字改叫《欢喜冤家抗战记》,这可贴切了。剧种男女主人公边抗战边恋爱,一个是海归高富帅,一个是苦出身的女游击队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抗战版的《流星花园》。 而现在的抗战剧基本都流行多角恋,甚至敌方也不放过,就连美艳女特务头子都会喜欢上英雄卧底。在不少抗战电视剧的贴吧也都能见到“她/他跟日本军官好配”这样的表达。甚是雷人。
《战旗》的海报硬是被拍出了点“史密斯夫妇”的味道
也是“宅斗剧”: 电视剧《红娘子》直接就提出了“宅斗”的概念。而讲川军抗战的《正者无敌》也不例外,花了大量篇幅讲述三个姨太太之间的“勾心斗角”,给姨太太们安了不同的间谍身份,颇为逗趣。抗战剧的近亲谍战剧也在走这个路子,《独刺》这部剧就毫不讳言自己的内涵是家庭伦理、婆媳关系。
《正者无敌》花了大量篇幅讲姨太太们的争斗
还是“偶像剧”:《向着炮火前进》的男主角出场时,行头是皮夹克、皮手套、飞机头、雷朋眼镜、哈雷摩托;打仗前,势必搬出一张欧式沙发,摆足了造型观战。同样的,也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抗战剧《冷风暴》的男主角有两套衣服居然是前年巴黎服装周的走秀款!当然,这也是为了吸引年轻群体,在去年网络单集播放量前二十的剧中,《向着炮火前进》就是仅有的两部抗战剧之一。另一部是被拍成了“李云龙和他的三个女人们”的《新亮剑》。
前卫时髦的《向着炮火前进》
竟然也能是“职场剧”:“我就告诉你一个道理,碰见什么事别听别人说什么,想跟对人,一,看他做什么,二,看你自己做什么。”这话不是出自哪部现代职场剧,而是在黄渤演的《民兵葛二蛋》里。类似的台词还有不少,一部抗战剧硬是被拍出了《杜拉拉升职记》的味道。
《民兵葛二蛋》里有很多职场“神台词”
原来,还可以是“寻宝剧”:如果还对着演元芳的演员张子健喊“元芳”,那就落伍了。他最新的名字是“抗日奇侠燕双鹰”,这个系列去年播出了第四部。第四部中,燕双鹰是太平天国的后人,干起了寻宝的勾当,当然,也少不了“打鬼子”。
“元芳”很忙,忙着在《孤岛飞鹰》里寻太平天国的宝藏
还有苦情剧、“西部牛仔”剧,以及“飞刀神箭杀鬼子”这样的科幻剧……总之类型丰富,看起来,谁要说中国电视剧种类单一,那肯定是没看抗战剧。 …
电视业界、电视剧爱好者们都不止一次问过,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像《兄弟连》这种有质感和情怀的抗战剧呢?而很多人更直说,大部分的抗战剧别说情怀了,就连一点思想性都没有,光顾着娱乐了。这段历史又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本来应该有非常多值得严肃思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