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河底乡靳家川村范家山居民组68岁村民孟光明正在自家的农田里翻整土地,准备不日后施肥耕种。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次劳作。
当日上午11时许,一场森林大火在他家地头突袭,过火面积超过3公顷,整个山头的灌木、乔木、草地全部烧毁。
一天之后,孟光明的尸体在距他家耕地1公里之外的过火山林中被发现,整个人已经焦黑一片,面目全非。
这场火灾是如何发生的?孟光明为何会死在距他家耕地1公里之外的火灾现场?警方的说法是孟光明就是纵火者。但是有关这场火灾的调查报告,尧都区有关部门迟迟没有出具;更有甚者,距这场森林火灾发生近一个月后,记者对此事进行调查采访时,尧都区林业等相关部门尽然对该起火灾无任何统计、上报记录!
纵火者还是救火者
3月7日上午11时许,尧都区河底乡靳家川村范家山居民组南部山区突发森林大火,当天风大,火势汹涌,山火瞬间从半山腰窜到了山头。
据孟光明的儿子孟兆祥说,他是范家山居民组二组组长,当时他正在临汾办事,半路上接到乡里电话,要求赶紧回村救火。在乡里、村里组织下,四名乡里的森林防火员以及部分村民赶赴火场,经过全力扑救,在当天下午2点多,山火被扑灭。
但是,山火扑灭后直到当晚6点多,孟家兄弟也没有发现自己的父亲回家。
有村民说,着火前曾看到他们的父亲在地里干活。孟光明的大儿子孟兆云回忆说,当时在地里干活的除了他父亲还有本村另外一名妇女。这名妇女曾讲过,着火后孟光明跑到山上救火,让她去村里叫人。
孟家兄弟随同乡邻一起翻到山上寻找他们的父亲,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在过火的山林中找到了已经死亡的孟光明。孟光明倒地的地方距离他生前耕种的土地至少有1公里远,而距离山火被扑灭的地方只有10几米。
在孟家兄弟看来,他们的父亲是因为参与救火才被烧死的。但随后的消息却让他们感觉到悲愤。在孟光明的尸体被发现后,孟家选择了报警。孟家二儿子孟兆生说,警方一开始怀疑他父亲是因突发疾病死在山林里,然后再遭山火焚烧的。为此,3月中旬,警方对他父亲的尸体进行了尸检。
到今年4月底,警方通知孟光明家属,称经过技术侦查,死者孟光明就是该起火灾的引燃者,鉴于孟光明已死亡,不再追究责任。
这让孟家兄弟不能接受。在他们看来,自己父亲的地里虽然有点火痕迹,但都是一堆一堆的,而且最后一堆火迹距起火点还有一段距离,无任何过火痕迹。而当时同在附近干活的同村妇女家的耕地则是整块地都有过火痕迹,且过火痕迹与山林起火边缘完全相连。与此同时,事发后,唯一熟知当时情形的这名妇女也保持了缄默。所有这些都让孟家兄弟无法理解和接受。
孟家兄弟说,不管自己的父亲是放火的还是救火的,他们需要一个公道的说法,需要有人为这场火灾负责。
失效的森林防火制度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孟光明是纵火者还是救火者,但是一起过火面积超过3公顷且有一人在火灾中死亡的森林火灾事故,尧都区理应启动相关预案,事后出台相关调查报告,并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
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尧都区相关职能部门对该起事故的处理方式却与之大相径庭。
按照我国《森林防火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灾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森林火灾发生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人员伤亡、其他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调查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调查报告,确定森林火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依法处理。”同时,“森林火灾信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
同时,《临汾市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规定,“造成3人以下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应当启动三级响应。扑火工作结束后,有关县(市、区)要及时进行全面工作总结,重点是总结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汲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严肃查处肇事者和有关责任人。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在十天内,将森林火灾处置总结报告上报市政府,同时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在采访中,临汾市、尧都区两级林业部门防火办无该起火灾的任何记录。
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临汾市尧都区王区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该起事件他曾听人汇报过,大致原委是该村民在地里点火,引发大火,在扑救中将自己烧死了。
但他着重强调,着火的地方不是森林,整个尧都区没有森林过火,着火的地方只是一些山蒿。
而尧都区林业局畅局长和邓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该着火点属森林防火范畴。同时该畅局长介绍说,3月7日下午2点多,他们在赶往另一地的途中接到河底乡乡长的电话,称靳家川村范家山发生森林火灾,但3点多再次接到电话称,火灾已经扑灭,过火面积只有1亩多。为此,他们没有对该起火情做任何统计和上报,也没有在事后做任何调查。畅局长表示,他们将马上对该起火灾进行调查。
事实上,记者采访时,距3月7日范家山森林火灾已近1个月,而尧都区林业局之所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态将马上进行调查,是因为记者在向山西省森林防火办反映情况后,山西省森林防火办立即责成临汾市林业局森林防火办进行调查的结果。
随后记者对河底乡乡长进行了电话采访,该乡长在电话中表示,那场火灾很小,很短时间就扑灭了,过火面积也只有7、8分地不足一亩的样子。
然而记者在火灾现场看到,整个山头的树木和草地已经完全烧黑,村民们说过火面积足有五、六十亩的样子。
从森林变成蒿草,从3公顷以上变成不足一亩,一场理应严肃调查、上报、追责的较大森林火灾,在尧都区各级部门的相互欺瞒下变成了一场根本不足一提的微小山火,而且这场火灾的肇事者也已经葬身火海。
如何打好一场硬仗
今年以来,山西发生多起森林火灾,3月13日,临汾市分管副市长在临汾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严出发、从严要求,切实做到严厉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制度、严肃各项工作纪律,坚决打好打胜森林防火这一硬仗。
然而几天前河底乡发生的那场大火却毫无声息地被掩盖了起来。按照我国《森林防火条例》和《山西省森林防火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违反《森林火灾报告制度》的规定,发生森林火灾后迟报、瞒报或有其它弄虚作假行为的,将分别视情节轻重,对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甚至撤职处分。
那么,临汾市尧都区将如何正视这场火灾,打好打胜森林防火这一硬仗,我们拭目以待。(编辑:木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