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如何评价?随着我国高校辅导员规模不断扩大,这个课题成为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关键问题。日前,在2013年北京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决赛现场,记者发现能否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辅导员工作思路,能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北京考较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标准。
芦山地震发生后,当你得知班上有一位来自芦山的同学情绪不稳怎么办?一位平时专心学习不参加集体活动的同学,刚刚得知自己在保研的竞争中以一名之差落选了,你怎么跟她谈心?你倚重的班干部由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被班上同学集体抵制,你怎么办?在大赛现场,这些高校学生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典型案例都是考验辅导员们的考题。在15分钟时间内,每一名参赛的高校辅导员都需要分别通过演讲、现场答题和情境谈话展现自己的职业能力,实战气氛很浓。经过2个小时的激烈竞争,最终来自北师大的辅导员高超获得本次大赛的一等奖,北京印刷学院辅导员王秋艳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辅导员刘洋获得二等奖。他们将代表北京参加即将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
据了解,此次大赛是北京市教育工委落实《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2013-2015)》,进一步强化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背景下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