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电造成水源大气污染 内蒙古环保阴影显现2012年12月11日,董剑从启程前往内蒙古锡林郭勒多伦县,这已是董剑去年第4次进入内蒙古。作为天津环保组织、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的负责人,董剑希望这次调查能看到当地环保状况有明显改善。
2012年7月,董剑获悉,大唐发电旗下子公司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唐多伦煤化工”)在生产过程中,对当地周边环境的水源和大气造成污染,当地村民苦不堪言的情况后,随即前往当地深入调查。“当时,我们看到大唐多伦煤化工厂排污口的水大量排入滦河上游河里,发出阵阵恶臭,让人不敢靠前。
而距离工厂800多米外的盆窑村,整座村庄都是黑的,从居所到庄稼地都被撒上了一层厚厚的煤灰。”多伦县是京津地区滦河、密云水库的主要水源地。随后,董剑将了解的情况通过网络告知外界,此次再次深入内蒙古,是希望回访盆窑村村民,了解当地废水废气和煤堆渣的污染情况有无改善。
其实,盆窑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仅是近年来内蒙古快速开发矿产资源背景下的案例之一。“类似的环境污染案例还有很多。”董剑说。《新产业》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污染地图中发现,从2010年至今,内蒙古地区的企业监管信息多达872条,基本都是厂家排放废气废水超标信息,很多项目均是违规上马、污染严重。一位投资人士对《新产业》表示,内蒙古政府为吸引企业投资,给投资者配送煤矿,已成为优惠政策之一。
基于此,除大唐发电外,赛维、亿利能源等企业在内蒙古的投资均达到十几亿元。然而,煤矿在开采、运输、转化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重,甚至出现塌陷“天坑”。“环境诅咒正在逼近美丽的内蒙古。”
董剑说。煤电狂欢大唐多伦煤化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南部多伦县,2007年上马,投资额度高达200亿元,主要生产聚丙烯,副产品为汽油、硫磺和液态材料。作为多伦煤化工产业链的配套产业,当地还在建设水泥厂和煤炭交易中心。“类似于大唐多伦煤化工的项目在内蒙古有很多。”
董建透露,离多伦县不远的克什克腾旗也进驻了煤制气项目。而该煤制气项目也是大唐发电子公司投资的,主要利用劣质褐煤生产天然气,建设规模为日产1200万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内蒙古正处于大开发的阶段,煤炭、风电等产业正成为该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柱。”董建说。“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 为了满足国家能源增长的需求,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新产业》了解到,内蒙古已经超过山西成为全国第一大煤炭开发基地,其煤化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超过1496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全市近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并由此形成东西南北四大煤田,除了北部乌兰格尔煤田外,其余都在开采之中。锡林郭勒则有上百个含煤盆地,可采总储量1393亿吨,其中褐煤718亿吨,总储量在全国居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