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内地新闻>> 正文
  • 广州11个行业拟禁止出售个人信息

  • 时间:2013-11-21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很多市民都曾接到陌生房产中介等的来电,询问是否需要买卖房屋等,未来这些骚扰将有可能大大减少。昨日接受省人大常委会初审的广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拟规定,11个掌握种种信息的行业禁止出售客户信息,职业中介、互联网企业等均在监控范围之内。

    尚未设定违反条款法律责任

    “僵尸网络、蠕虫病毒、钓鱼网站、木马黑客、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亟需制定信息化立法,发挥立法的引领与保障作用。”前日,省经信委主任赖天生曾向全体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解释立法初衷。

    事实上,个人信息泄露危机已入侵日常生活多个领域,不仅数个国内大型知名网站屡屡爆出用户信息外泄丑闻,市民也往往遭遇被陌生来电骚扰的情况,来电者或是中介,或是保险公司、电信运营商,共同点是,自己从未跟这些公司打过交道。

    为此,草案第20条载明,掌握公众信息的单位必须严格管理用户信息,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出售或以任何方式非法提供给他人。受到约束的单位涉及供水、供电、供气、金融、电信、物流、公共交通、医疗卫生、职业中介、物业管理、互联网企业等。

    不过,草案并没有设定违反该条款的法律责任。省人大财经委建议增加条款,对泄露个人隐私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但也仅针对破坏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通过信息网络泄露的行为。

    禁止小区绑定电信运营商

    不少小区与某一个电信运营商签订协议,允许对方垄断小区的业务经营权,草案对这种行为也进行了制止。第11条拟规定,项目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等,均不能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签署排他性或垄断性协议,“不得限制其他合法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介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的选择权。”

    省人大财经委认为,应当对互联网和广播电视业务经营者“一视同仁”,同样不能限制业主在这些领域的自由选择权利。由于这类现象屡遭民众投诉,反映强烈,财经委同时建议增加相关法律责任:若是建筑商、物管公司或业主委员会违反该条,将被处以1万—10万元罚款;若是电信等运营商违反,罚款金额将大幅提至10万—100万元,情节严重时还可停业整顿。

    三招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1.在一些买卖合同中加入保密条款:

    如在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时,可约定开发商不得泄露业主的个人信息。

    2.提供个人信息时,向对方索要回执:

    出现问题时,可以作为咨询和查找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作为证据。

    3.在提供个人信息时,最好能明确限定商家的使用范围:

    如填写个人信息时,在上面注明:“此资料仅供××为××提供××服务使用,不得挪作他用”等字样。

    提示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在事前防范。一旦意识到自己被侵权,应注意保留和收集一些相关的证据。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