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内地新闻>> 正文
  • 陪诊两重天 娃看病全家上阵 老人就诊鲜有陪伴

  • 时间:2013-12-04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爹爹,你怎么一个人来,挂错号了。”“爷爷奶奶不要进来了,人多会影响宝宝看病。”连日来,由于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患病的老人和小孩增多。在武汉市三医院,导医们每天都要为二三十个独自看病又挂错号的老人重新挂号,而在儿科诊室,每个门诊医生都要对陪诊家长们说同样的话。

      三医院不是个例。记者走访多家医院看到,绝大多数老年人看病只有老伴陪甚至无人陪,宝宝生病却是全家往诊室挤。

      八旬残障老人独自就诊

      家住武昌余家头的戴爹爹今年85岁,近来老觉得胸口不舒服,一大早便挤公交车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检查。挂号、看病、付费、拿药,年龄大了,走路颤巍巍的。

      “其实我挺想有人陪的。可是老伴身体不好,儿子、媳妇要上班,想想还是算了。”戴爹爹边说边伸出左手义肢,“最怕打点滴,没法上厕所。”

      记者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看到,从上午9:30到10:30,有近五十位老人到门诊挂号,多数是老伴陪同,只有4位老人是儿子或女儿陪伴。宁愿请假也要陪同的孙先生说,爸爸去年在医院昏倒过一次,说什么也不让他独自来医院了。

      记者随后又走访市三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绝大多数老人就诊由老伴陪同。

    四五个大人陪一个宝宝

      子女们是不是真的没时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二楼的儿科门诊,诊室里挤满了人,输液室里一眼望去全是陪诊的家长,走廊里,到处是抱着孩子等看病的父母。

      记者辗转来到市三医院的儿科诊室,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四五个人的“后援团”。为了让正在打点滴的宝宝不哭闹,爸爸负责抱孩子,爷爷拿气球逗孩子开心,妈妈则举着点滴架,奶奶拎着包。“孩子太小,人少了应付不来。”带女儿来看病的杨女士说。

      如此“阵势”,市三医院儿科副主任陈红直言:“没有必要,两个家长足够了。”她说,为了不影响其他患儿,原则上只允许两位家长陪诊,但其他人也会涌进来问东问西,有时候两代人观点不同,光是为一个到底打不打针都要纠结半天,搞得医生难以招架。

      在医院停车场和大门口,记者也发现,绝大部分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都是开车或打的来,而老人们大多数是挤公交车前来。

      老人就诊也需要人陪

      市三医院门诊服务中心负责人江洪说,其实老人看病也需要人陪伴,老年人眼花,外加表达、理解力、记忆力都比较差,记不住医嘱,看不见导诊单,给治疗带来许多不便。

      对于老人、小孩看病待遇“冰火两重天”,华中科技大学社会问题专家夏增民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工作又忙,老人们舍不得儿女请假陪自己看病,而且不少老人是旧病复发,复诊时症状并不严重,子女也认为不用陪。但是儿童没有自理能力,不陪不行。

      对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部副部长赵海专表示认同。他说,针对老人看病不方便的现象,虽然各家医院都没有专门的老人陪诊服务,但导医队都是重点倾向服务老人。

      赵海专建议,子女最好能抽点时间陪同就诊,特别是新发病、重病、有生理缺陷的老人需要陪同,子女掌握父母的病情,以便有需要时能清楚向医生反映病史。(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高婷 陈敏 陈舒)

    (来源:武汉晚报)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