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大铁路公司17日宣布,将于4月1日成立“国际高速铁道协会”四家公司将携手向海外输出新干线技术和设备,推进日本高速铁路标准成为国际化标准,同时还将邀请计划建设高速铁路的美英等国的铁路公司加入,以利于获取订单。(新华网 3月19日)
“国际高速铁道协会”看似官方,但却是虚有其名。日本号称“协会”成立后,会有多国共同加入,但其所谓的“多国”不过是些高铁技术并不发达,甚至连高铁都没有的国家,试问一个由一群非专业会员组成的“协会”能有多少官方权威?日本组建“国际高速铁道协会”无非是想使日本高铁技术标准成为国际化的标准,妄图树立“官方品牌”的假象,简单来说,不过是“扯虎皮拉大旗” 种哗众取宠“打广告”的伎俩,或许能起一时之效,但绝无法成为“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的“绊脚石”仅仅只是“磨刀石”
在商言商,能在市场竞争之中能脱颖而出的,无外乎“物美价廉”的商品,比拼高铁技术出口,自然要看谁的高铁技术可靠、速度快、安全性高、价格实惠。
比技术,日本高铁技术较之中国有个明显的“不足”中国国土面积辽阔,相比之下日本不过是“弹丸之岛”中国高铁总长度远远超过日本,其技术成熟度自然更为可靠,加之中国地形复杂,多年来“穿山搭桥”建高铁的经历,让中国高铁技术能满足任何国家、任何地形需求;比速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上午11时28分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是日本未曾达到的;比安全,中国高铁开通运营以来,长度远多于日本,可以说出现事故的概率远高于日本,但反而中国未出现高铁安全事故,日本却在去年发生脱轨事故;比价格,中国高铁无论是铁路建设还是机车造价都要比日本便宜的多,更为“物美价廉”
由此可见,虽然日本是高铁技术的开创者,但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却以“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在技术、速度、安全等各个方面赶超日本,问鼎世界之巅。加之近年来,李克强总理不辞辛劳、奔赴海外,担当“高铁推销员”为中国铁路争取了不少的市场份额。作为竞争对手,日本对此产生危机感,并不奇怪,但无论其广告打得有多响,想要商品卖的好,还得靠自身品质硬,中日铁路孰强孰弱,市场自有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