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越)“原来咱更换一个棒式绝缘子6个人还得20多分钟,自从用上了这套专用工具,两个人10分钟就轻松搞定!”日前,太原铁路局大同西供电段“郑立春技术创新工作室”研制出的“免卸载腕臂绝缘子专用工具”刚一推出便受到职工们的青睐。 这是自2013年大同西供电段创建以“全国技术能手”郑立春命名的工作室以来,研发改进的第5项科技成果。目前该成果已申报国家专利。为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自2009年以来,该段先后为路局级以上劳模先进创建了两个工作室。“郑立春技术创新工作室”是继该段以“三晋技术能手”陈雷命名的“陈雷攻坚克难工作室”以来的第二个。为激发劳模创新热情,大同西供电段工会和各科室为工作室创造了各种有利的内外部环境。专门为劳模工作室选择了紧靠技能演练场的工作地点,配备了操作台、材料架、电脑等硬件设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工作章程和工作机制,明确了团队工作职责和目标,制定了课题攻关计划。工作室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中的难点、安全风险点,坚持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发明等一系列创新活动。 由于团队成员都是各自岗位上的技术精英,集中活动难度较大。工作室负责人创建了专门的“微信群”,方便团队成员随时沟通交流。建立了每月组织活动,每季评价成果,年度总结制度。段领导和工作室负责人不定期对话,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活动经费支持。并为表现卓越的团队成员提供优先评职晋级、外出疗养等优厚待遇。 如今,距第一个工作室创建4年时间过去了,两支专业团队共研发成果26项。其中12项在段内大范围推广使用。为段提报高质量合理化建议796条。越来越多的青年骨干要求加入工作室,两支团队由最初的16名技术骨干增加到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