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局势恶化的速度超出了外界的预想。6月21日至22日,反政府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武装接连在巴格达北面和西面攻克战略重镇,控制了伊拉克通往约旦和叙利亚的高速公路,并在什叶派传统影响区南部接连制造爆炸袭击,从而对首都巴格达形成两路夹击、三面施压的危险局势。
反政府武装三面合围巴格达
除稍早前已控制的伊拉克北部地区,反政府的逊尼派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上周开始从巴格达西面、南面发起猛攻,对首都逐渐形成合围之势。
6月23日,伊拉克多位安全官员证实,“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22日下午完全控制了伊拉克境内最大的空军基地——塔阿法市空军基地,驻守在基地内的伊拉克政府军或阵亡或投降,而塔阿法市成百上千的土库曼居民流离失所。
安全局势更为严峻的是巴格达以西的安巴尔省。伊拉克反政府武装先后夺占了伊叙边境四大重镇——卡伊姆、拉瓦、安纳和卢巴以及伊拉克与叙利亚、约旦、沙特的三处边境口岸,其中交火中心卢巴镇距离约旦和沙特边境仅113公里。
与反政府武装攻城略地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伊拉克安全部队22日夜突然主动撤离距离巴格达仅270公里的战略重镇哈迪萨,其防务交由当地什叶派民兵接管。有安全官员坦言,此地会很快落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之手。对此,伊拉克军方发言人阿塔少将23日辩称,伊军是在“战术性撤退”,以便调整部署集中优势兵力“准备反攻”。不过,阿塔少将拒绝透露伊军已经失去的地盘。
有分析人士指出,伊政府军弃守的哈迪萨是安巴尔省最大的水电站所在地,也是全省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因而,其当前的安全真空将成为安巴尔省的致命威胁。
除西线以外,反政府武装还在伊拉克南部什叶派控制区内继续搅动教派冲突。
22日,巴格达以南95公里希拉镇的征兵站突然遭炮击,造成4死34伤。包括希拉镇在内的伊拉克南部是什叶派的传统控制区,也是目前在伊外国人员认为相对安全的区域,然而,最新的袭击案显示反政府武装或逊尼派民兵力量已经渗透进了南部地区,随时可能对巴格达至巴士拉港口的陆路交通发起攻击,一旦这一陆路交通线落入反政府武装人员手中,那么外国侨民将来想从巴士拉港经海路撤离伊拉克将变得非常困难。
尽管现在战火还未烧到伊拉克东部,巴格达以东的幼发拉底河谷目前也还算安全,但考虑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美军在这里遭遇过逊尼派抵抗力量最顽强的打击,因此,一旦时机成熟,这些曾忠于萨达姆政权的逊尼派游击队是否会卷土重来就成为关注的焦点。
巴格达或随时可能被攻陷
反政府武装接连攻下伊拉克西部四镇及边境三口岸的消息传出后,国际分析人士纷纷警告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随时可能被攻陷。
有军事专家指出,四大重镇坐落在伊拉克和约旦高速公路上,是巴格达城内物资补给和人员进入的最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卡断后,意味着经由约旦逃离伊拉克的最重要陆路交通已不复存在。
此外,伊拉克与叙利亚边境口岸被攻陷则意味着反政府武装从现在起可以随时获得在叙境内作战人员的增援与支持,将会有更多的武装分子从叙利亚境内涌入伊拉克,参加对巴格达的攻城行动。而与沙特接界口岸的失守则意味着外国侨民想从沙特陆路撤离伊拉克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有美国军事分析家担心,“巴格达突然陷落”的可能性非常高。因为反政府武装根本无需跟伊拉克政府军当面交锋,而是会顺着巴格达逊尼派居民区秘密突入城内,在城区制造爆炸袭击,搅乱巴格达的整体秩序,让伊拉克政府失去信心,进而与外围接应力量里应外合,最终一举夺占巴格达。
事实上,这伙“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已经开始着手在其占领的伊拉克北部地区组建政权。在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该武装通过车载广播宣布当地开始建立伊斯兰法庭,并开始有组织地破坏当地的基督教宗教场所和伊拉克历史文化遗迹,尤其是什叶派宗教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