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 书香校园|【教师阅读】读《语文学堂》有感:问高效语文,谁主沉浮?

  • 时间:2014-12-12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作者:语文组辛丽艳

    读曾宪一的《语文学堂》,初读若披霞挂彩,高入云端,理论的锦衣眩人耳目;继读如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实践的地气让人耳目一新;读完始觉此行不虚,确有所获。这是我读曾宪一此书整体感受。细细思量,此书核心思想四个字而已:以学为本。说明白点,类似于学生当主体,老师做主导。这种思想并不新鲜,新鲜的是曾氏运用此思想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课堂、课外。

    给我启发最大的有四点:

    一、语文课上谁做主。根据曾氏的“以学为本”的学习原则:预学再教、能学缓教、自学少教、观学思教、以学评教的原则,那么整堂课应该归属于学生,一切活动让学生来做主,甚至包括讲课、评文。

    二、评课标准谁为的。曾氏评课有三个维度:实、活、新。所谓实,指有效率的充实的、生成性的丰实的、常态下的平实的、有待完善的真实的课;所谓活,指学生思维活跃高、课堂氛围好、开放式、后进生动起来;所谓新,指有教学创意,哪怕一点;有精彩的教学高潮、教法为学法服务好、有效使用多媒体。那么根据他所说的上述特点,评一堂课好坏,关键看课堂上学生学的如何,表现如何,成长如何。

    三、自能作文不需教。曾氏在《和学生走近作文研究》这篇论文中第一句话就说:作文研究是教师的事,也可以成为学生的事。紧接着他和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共同合作:和学生一起命题、和学生一起积累写作素材、和学生一起研究指导作文训练的有效操作、和学生一起撰写作文学案、和学生一起写评语或评讲作文、和学生一起发表作文。所有的作文教学研究工作都有学生参与,最终是为了让学生彻头彻尾、由表及里的认识作文、了解应试高分作文的秘密,让学生能够即使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也能做出好文章来。

    四、教师何处现神威?讲课学生来主导,锻炼学生的语言;作文学生自完成,提升学生的写作;批文学生能自改,发展学生的思想,那么,老师的作用在哪里?老师的发展在何处?老师的设置有何用?这是“以学为本”理念和实践带来的最大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应该发挥的更大,教师的能力应该提升的更强,教师的威信应该更高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如何在老师锻炼机会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能让老师在学生眼中更有师道尊严?更能为人师表?我个人认为,当学生在“以生为本”的学堂中成为主体的时候,其实更大程度上是解放了老师,同时又带给老师更大的挑战,因为这时候教师必须转化成另外一个更强大的角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就是教师必须是一个研究者同时还必须是一个修道者。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修养,真正能够高屋建瓴的给学生以高效指导并且具有远见卓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给自己充电,而这个蜕变的过程并不那么轻松和容易;同时,教师还必须是一个真正具有高品格的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油然起敬,因敬而爱,而修身立德的过程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师如何做到以德化人,以学导人,在“以学为本”的学堂中,给了教师更大的挑战。

    总之,曾宪一的《语文学堂》,旧瓶装新味,在巷子深处飘出了一股浓烈的酒香,让人刮目。他紧紧抓住“以学为本”创造出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成果可谓言之有据,行之有效,如深林返景,暮鼓晨钟,发人深思,启人新慧。

    公众微信号:bdfxxywb

    北大附校校园微播读者QQ交流群:162212694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官方网站:www.pkuschool.net.cn

    读者投稿邮箱:510726215@qq.com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新浪官微:http://weibo.com/bdfssyxx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