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轻干部成长需多“墩墩苗”
我们都听过“揠苗助长”的成语故事,都知道该农夫愚蠢至极。但现实工作中,也有许多干部无视干部成长规律,做过类似农夫的事情。
稍有经验的北方农民都知道,冬小麦产量高口感好,就是因为冬小麦经受住了严冬的“墩苗期”,根深茎壮麦粒饱满。其实,庄稼的成长规律同样适用于干部的成长。一些年轻干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还在“小苗”阶段,就异想天开,希望自己三招两式一鸣惊人,却不愿意从基层干起、耐心“墩苗”,反而热衷于奔走协调关系。
“墩苗”会耽误干部的成长提拔吗?近年来,“火箭式提拔”的干部不少,而有些“走得快”的人最后并没有“站稳”,反而“栽跟头”,甚至提前结束政治生命。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经”里有一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战场”的形势,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基层工作具体而复杂,不仅能够磨砺耐心,强化责任心,提高工作能力,更是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厚积薄发。
“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年轻干部是我党干部队伍的“新苗”,只有埋在地里经受住了严寒和风雪的考验,经历了扎深根、向大地汲取成长力量的“墩苗期”,才能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站稳脚跟,发挥应有作用,也才能成长更快,最终成为栋梁之材。(何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