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内地新闻>> 正文
  • 成于暴力、死于暴力的革命家|托洛茨基遇刺75周年

  • 时间:2016-03-17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1940年8月20日,俄国政治家托洛茨基在墨西哥城郊科伊乌康的寓所里,被一个名叫拉蒙-梅尔卡德的西班牙人用冰斧猛砍头部,因伤势过重于8月21日死亡。当时,人们已怀疑是斯大林指使了这次谋杀。临终时,托洛茨基说:“我坚信第四国际将获得胜利。”

    托洛茨基:成功的革命家,失意的流亡者

    文/张弘

    斯大林,列宁,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和他一手缔造的事业,已经随着1991年的苏联解体风流云散。作为暴力革命和不断革命的倡导者,托洛茨基成于暴力而死于暴力,其一生令人嗟叹。

    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领导人

    1879年10月26日,在南乌克兰赫尔松省靠近博布里涅兹小镇附近的亚诺夫卡农庄,安娜·博朗施坦生下了第五个孩子,这个男孩被取名为列夫。38年后,他领导了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起义。

    列夫在亚诺夫卡度过了他一生中的头一个九年。他们一家过着勤劳节俭的暴发户的严苛生活。7岁时,父母送他到离家四俄里一个德国人和犹太人的混居区格罗莫克列亚上学。父母看到她闷闷不乐,就把他领回家。他帮助父亲算账、记账,还能自己写诗,画画。1888年,博朗施坦夫人的远房侄子施宾策尔来亚诺夫卡养病,他在这里住了整整一个夏天。他自愿带走列夫去敖德萨并负责他的教育。秋天,列夫跟着他离开了亚诺夫卡农庄。

    列夫在敖德萨住了大约7年。晚上,施宾策尔夫妇朗读俄国古典诗歌——普希金、莱蒙托夫以及涅克拉索夫的诗歌,并为他讲述浮士德和格蕾岑的故事。在预备班读了一年之后,他进入了圣保罗实科中学。在社科中学的七年,他几次卷入和校方的冲突。快满17岁时,他不得不到尼古拉耶夫市读七年级,然后报考大学。

    ▲青年时期(1915年)

    1896年夏天,列夫·博朗施坦来到尼古拉耶夫市,寄居在一个人家里。这家的几个儿子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他们与列夫·博朗施坦辩论,但列夫好几个月都没有接受他们的思想。但是,他同情受压迫者赞成民粹派观点。这一年,他考入尼考劳夫大学数学系,并且在工人中组织了南俄工人协会,并创办刊物《我们的事业》,号召工人们为增加工资,缩短工时而斗争。

    1898年,列夫·博朗施坦被逮捕,次年年底,被判处流放西伯利亚四年。1902年一个夏夜,他乘上了穿越西伯利亚的火车,在假护照上草草写上监狱中一个看守的姓氏“托洛茨基”。10月的一个早上,他叩响了伦敦英王十字形碑附近霍福特广场10号住宅的门,向列宁汇报了俄国各社会主义团体的状况。当天,列宁把他安排到一栋房子,《火星报》编辑马尔托夫和查苏利奇都住在这里。1902年11月1日的《火星报》上,看出了托洛茨基为该报写的第一篇稿子。

    1905年,托洛茨基回到俄国,在彼得堡的秘密组织圈子里使用“彼得·彼得罗维奇”的化名活动。由于领导1905年革命,鼓动和组织工人政治罢工和起义,托洛茨基12月3日被捕。次年9月19日的被告席上,他侃侃而谈。1906年11月2日,托洛茨基和其他14人被判处终身流放西伯利亚,剥夺全部公民权利。流放途中,他再次潜逃回彼得堡,之后辗转住到了维也纳,在这里度过了7年的沉闷时光。

    1917年,托洛茨基回到俄国,5月4日到达彼得格勒。回到俄国仅一个月时间,他参与演讲、辩论、组织示威游行,大放异彩。7月23日晚上,他再度被捕,9月4日得到保释。9月23日,托洛茨基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托洛茨基天才的演说才能,让列宁也相形见绌。列宁催促组织武装起义的决心和决策,托洛茨基关键时刻对列宁的服从和出色的领导,使得十月革命以较为平和的方式而取胜。1918年11月7日,连后来成为托洛茨基宿敌的斯大林在《真理报》发表纪念十月革命一周年的文章中都说,“实际组织起义工作的那些日子,是在托洛茨基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度过的。”(《雾霭》102页)布哈林与斯大林反目后,他曾对斯大林说他一直献身于为革命服务,现在内务部却诬陷他。斯大林以他特有的无耻回答说:“怎么,你想谈自己过去的功绩,谁也没有把它们从你的身上剥夺去。不过,这种功绩托洛茨基也有。很少有人像托洛茨基那样有这么多的革命功绩。这仅在我们之间说说,我们之间说说。”

    ▲1918年托洛斯基与红军

    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以后,托洛茨基于1918年3月起担任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他是红军的缔造者,接受列宁的命令组建红军,并于1918年2月23日在普斯科夫打败德军。这一天也因此被定为红军建军节。托洛茨基认为,恐怖乃“不断革命”的主要手段。“建设军队离不开镇压……司令部的武库中也不能没有死刑……”“不杀害老人、妇女和儿童……国内战争……就是不可思议的”。在指挥红军期间,因为无关紧要的理由枪决了十分之一的士兵。1919年,在他的倡议下,出现了列宁的法令,根据这项法令逮捕了不肯为新制度服务的军官的妻儿子女。(《雾霭》96页)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