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内地新闻>> 正文
  • 82家央企发债4万亿违约84亿 国资委称风险可控

  • 时间:2016-05-07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国资委5月6日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在中国铁物债务风险爆发后,国资委近期对央企各类债券全面摸底和风险排查。截至3月底,共有82家中央企业发行债券余额4.05万亿,4家央企违约金额达84亿元。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本次摸底是国资委首次普查和公开央企债务情况,下一步就将推动相关企业的破产重组。

    国资委称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国资委透露,82家中央企业发行债券余额4.05万亿中:中期票据占37.4%;超短期融资券占20%;企业债占14.2%;公司债占12.2%;短期融资券占5.7%。

      国资委称,2014年以来,有1家中央企业(中钢集团)及3户中央企业所属子企业(兵器装备集团所属天威集团、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二重、中煤集团所属山西华昱)先后发生债券违约,涉及债券金额84亿元,占中央企业整体发行债券规模的0.2%。

    中煤集团是最新违约的一家央企。4月初,中煤子公司中煤华昱发布公告,应于4月6日兑付本息的15华昱CP001发生违约。一周之后,该公司再发公告,资金终于筹措到位,并支付违约金93.74万元。

      国资委表示,央企目前整体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违约反映了企业产能过剩和效益亏损”

      长期以来,相对于股市和汇市,中国债市以稳定、低风险著称,违约事件极其罕见。但在近年来,以东北特钢集团为代表的地方国企密集发生违约事件,直至央企都卷入违约风波,令债市呈现动荡之势。

      国资委明确表示,此次摸底的背景在于中国铁物4月1日暂停168亿元债券交易的事件。央企中国铁物主营业务为钢铁、煤炭和铁矿石等大宗产品的贸易物流,系中国最大钢贸商。

      按照国资委之前的公告,中国铁物前期盲目追求规模扩张,造成巨额损失,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一位债券业人士表示,中国铁物暂停交易其实是等于将兑付风险公之于众。

      在债务风险排查过程中,国资委还发现2户中央企业所属子企业尚存在债务风险问题。对此,国资委协调相关中央企业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涉及2户子企业的到期债券已经兑付。

      对于近期央企发生债务风险的原因,国资委将之归因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等因素。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违约只是企业经营状况表现形式,它反映出了企业产能的过剩和效益的亏损。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国资委必须摸底央企债务情况,在此之后的下一步就是推进企业的破产重组。

    截至3月底,4家央企违约金额达84亿元

      2015年4月 天威集团“11天威MTN2”违约,成为首只违约国企债券。

      2015年9月 中国二重“08二重债”发行人被裁定破产重整,但最终获国机集团托底。

      2015年10月 中钢集团“10中钢债”违约,已经先后多次延长回售登记期,至今无下文。

      2016年4月 中煤集团“15华昱CP001”违约,一周后以赔付违约金收场。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