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收藏 >> 正文
  • 内涵力量与工匠精神——聂承兴先生雕塑作品评述

  • 时间:2016-08-25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内涵力量与工匠精神

    ——聂承兴先生雕塑作品评述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

    李倍雷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乐记》)大凡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由心而发。大概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遇,我在北京中山雕塑院看到了雕塑家聂承兴先生创作的《孙中山立像》雕塑作品,立刻被这件精湛的作品所吸引。我的第一直觉认为这件《孙中山立像》作品可与南京新街口广场的《孙中山立像》铜雕媲美。有关孙中山的塑像全国各地很多,影响较大的是立于南京中山陵《孙中山青铜立像》(1929,图1),放置南京中山陵灵堂《孙中山汉白玉坐像》(1930,图2),立于南京新街口广场《孙中山立像》铜雕(图3),包括广州等地的孙中山雕像。

    图1

    图2

     

    立于南京中山陵的《孙中山铜像立像》,塑造了孙中山内穿马甲并系领带,外穿西装大衣,其动态似在讲演。该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日本挚友梅屋庄吉捐资,由“筱原金作工场”计划,日本著名雕塑家牧田祥哉(生卒年不详)创作的,并采用活模翻铸塑像四尊,分别置放于南京中山陵、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广州中山大学和澳门国父纪念馆。中山陵灵堂的《孙中山汉白玉坐像》由当时担任陵墓设计图案评审顾问,曾留学法国的雕塑家、现代派诗人李金发推荐了法兰西艺术院士、法国著名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Paul Maximilien Landowski(1875-1961),精心创作孙中山先生塑像。该汉白玉“孙中山坐像”身着传统的长袍马褂服装,安详端坐,双腿上放着文卷,双目凝视远方。立于南京新街口广场的《孙中山立像》,于1996年,由我国雕塑家戴广文(1932-)创作,同样塑造了孙中山内穿马甲并系领带,外穿西装大衣的形象,不过似在行走,右手执手杖。这些创作于20世纪不同年代的“孙中山”雕像当属经典之作。

    图3

    图4

    雕塑家聂承兴先生在2011年创作一件《孙中山立像》雕像,应该说这个创作决定对他是有很大的压力与挑战性的一件事。上面我们提到20世纪已经有典范性的孙中山雕像问世,都是国内外知名雕塑家的作品。我不清楚聂承兴先生当初要创作孙中山的动机,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和压力,后来才听他讲起这件事情。2005年聂承兴先生决定在北京发展,于是在2007年,聂先生成立了“北京中山雕塑院”并任院长,足见聂承兴先生对孙中山先生的尊崇与敬仰。时值快到“辛亥百年”之际,作为黄埔后代的雕塑家聂承兴先生,开始酝酿创作一件具有纪念碑性质的作品。正所谓“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孙中山立像》(图4)的雕便是聂承兴为纪念“辛亥百年”的倾心之作。应该说,聂承兴先生吸取了前辈同类作品的创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对孙中山先生的认识以及雕塑语言上的思考。也就是说,如何在前人基础上有所超越或创新,这成为雕塑家聂承兴先生首先要突破的关键。当我们看到聂承兴的这件精湛的《孙中山立像》雕塑作品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件毫不逊色于前辈的《孙中山立像》作品。聂承兴先生这件《孙中山立像》在造型上,巧妙地融合了南京中山陵的铜像和新街口的孙中山铜像,雕塑语言极为丰富,人像塑造上一丝不苟,认真地处理好了每一个细节。如头部的细节既发挥了丰富的技巧纬度,又体现了造型的准确性,使所塑形象饱满,特征鲜明,生动地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人格魅力,突出地表达了推翻帝制的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的胆魄,表达了主题叙事的中心。对手的细节处理亦然,其微妙细节与头部相呼应。整个身体服装做了“减法”处理,简练概括,注重了线的表现力度,仅选择在衣服的衣领、领带、纽扣等处有细节处理,表现了民国时期的受外来影响的西装样式特点,其精致的细节自然与头部、手部衔接,形成雕像整体连贯性结构的部分。要而言之,聂承兴创作的《孙中山立像》雕塑作品,大气中不乏精致,细节融存于整体之中,既有工匠精神又有深刻内涵,是难得的佳作。聂承兴还创作了不少领导人的形象,如《朱德》《邓小平》《叶挺将军》等,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写实手法,技巧精到,都是非常不错的雕塑艺术作品。

    (图5《梦幻曲》)

    (图6小提琴家盛中国)

     

    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曲曲《渔舟唱晚》《新疆之春》《思乡曲》《圣母颂》等小提琴演奏曲,使我们想起了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先生。盛中国先生曾被著名美国小提琴演奏家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赞扬为是“我在中国演奏巴赫双提琴协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的小提琴家,极富盛名,家喻户晓。雕塑家聂承兴先生与盛中国先生非常熟悉,聂承兴先生一直想以盛中国先生为原型创造一件雕塑作品。运思了很长时间,一件青铜雕塑作品《梦幻曲》(2010年)产生了,而且是“裸体”的盛中国。当然,我们注意到雕塑家聂承兴先生是隐喻了一个“开创”性的含义。西方《圣经》描述原始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偷吃了禁果后,懂得了羞耻,开启了智慧,由此被上帝驱逐伊甸园,知羞耻的亚当与夏娃用了一片树叶遮蔽了下身。这是裸体树叶遮羞母题的原型。雕塑家聂承兴借用了《圣经》伊甸园的“原型”以及参照西方古典艺术《走出伊甸园》赤裸人物“母题”的形式,那一片遮羞的树叶倒不完全是为了遮蔽隐私部位,更有人类认识自身以及人类智慧的开启的隐喻。这一“原型”与“母题”被雕塑家聂承兴所运用,用人体的形式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先生为主体,创作了青铜雕塑作品《梦幻曲》。当然,也许可能考虑到盛中国先生从事的是西洋乐器的小提琴演凑家,雕塑家聂承兴先生故此采用了人体的方式。从写实的技法层面上讲,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画家还是雕塑家,采用写实的具象人体创作时,往往是需要有极强的功夫。即对人体的解剖结构要非常熟悉并能灵活地运用。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雕塑家用写实性的人体创作雕塑有几分冒险。所以没有扎实的写实功夫的人是不会去冒这个险的。聂承兴先生这里给我们呈现的《梦幻曲》,不仅是雕塑家塑造的写实人体的艺术魅力,也显示了雕塑家的工匠精神,你几乎对这件作品所展现的人体结构的完美程度无可挑剔,经、皮、骨、肉准确到位地融入到所塑造的人体艺术之中,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包含情绪的每块肌肉也似乎充满了节奏,张弛有度,如同人体注入了音乐,在每块肌肉颤动、在血液里流淌。所演奏出天籁之声,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主体人物自身也陶醉在梦幻的旋律中。为了塑造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先生,雕塑家与音乐家往来无数,盛中国先生还现场演奏小提琴,示范给聂承兴观看,以便雕塑家把握小提琴家演凑时最好的动态瞬间。而且雕塑家聂承兴先生自身也会演凑小提琴,有专业的水准。故此,要塑造好演奏小提琴的“孕育性”瞬间,这对聂承兴来讲并非难事。难怪以小提琴家盛中国为蓝本所创作的《梦幻曲》,其动态如此准确与生动,盛中国先生本人看了也非常赞赏。作为一个优秀的雕塑家,熟悉人体结构、把握瞬间的动态,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在雕塑家聂承兴的作品《醉拳》《女人体》等雕塑作品中再次得到印证。这就是我说的“工匠精神”。

    (图7《醉拳》)

    (图8《醉拳》)

    作为楚地湖北的雕塑家聂承兴先生,对楚地故土的历史非常熟悉与热爱,他曾为自己的家乡创作了大型雕《纵横驰骋》(又名《问鼎》)。这件大型雕塑作品的构思源于《史记·楚世家·第十》记载: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之钩喙,足以为九鼎。”[ 司马迁.史记(中)[M].北京:中华书局,2001:1394.]
    《左传•宣公三年》也有相同记载: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左丘明.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1:243.]

    “庄王问鼎”成为中华民族英雄精神象征的经典。聂承兴根据文献资料,采用了楚庄王策马驰骋,六骏奋蹄,英姿勃发,驰骋纵横的形象造型,以此象征楚庄王抱负进取的民族精神。《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王先慎注.韩非子集解[M].诸子集成.长沙:岳麓书社,1996:124.]大型雕塑《纵横驰骋》正体现了楚人“三年不翅,飞必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无畏精神。这实际是借此历史故事隐喻今日之荆州人民振兴故土、发愤图强之壮士决心。即借古喻今。历史题材也一直是聂承兴感兴趣的主题。不久前他对我讲,他又为家乡设计了大型的雕刻作品《伏羲摩崖石刻雕像》。这是为湖北襄阳创作的目前中国最大山体雕塑。整个山体近百米的高度,伏羲石刻头像占据山体的几乎全部,可想而知体量之大,当然如此大的体量增加了创作上的难度。我看过他的缩小十倍的小雕塑稿也是近于8米高,这位人类的始祖伏羲的精神与形象,在聂承兴的工匠精神的精心雕刻中已经呼之欲出。让我们期待该作品的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聂承兴先生也有对现实关注与讽刺的作品问世。《乐记》云:“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聂承兴先生的作品《吹》,便是对“小人乐得其欲”的讽刺性作品。一个赤赤裸裸的肥肠满脑欲望者,只要有利益获取,就不择手段,哪怕是作一个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的吹鼓手。《吹》便是对这种人的写照,极具讽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图9

    图10《吹》

    2016年4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