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时政要闻>> 正文
  • 四位休假专家谈北戴河之行:砥砺强国志 力践报国行

  • 时间:2016-08-27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2016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看望北戴河休假专家。

    殷殷报国志,拳拳赤子心——在8月碧空万里、宁静祥和的北戴河,尽显无遗。

    8月2日至7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56位专家来到北戴河参加暑期休假活动。一周来,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份如约而至的关怀: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足以感动万方,天下归心。

    8月5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戴河看望慰问暑期休假的专家,并同大家进行座谈。每年邀请专家到北戴河休假,是党和国家关心重视专家人才的具体体现,已成为一项制度性安排。

    今年以来,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科研创新和人才松绑政策,对人才愈发重视。在此背景下,今年50多位专家的北戴河之行也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人民网记者专访了4位受邀专家学者,他们畅谈了亲身感受,并就人才评价、“工匠精神”等热点话题各抒己见。

    马永生:干一件事情,就要盯紧一件事情

    “从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这些知识分子的关心,这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荣誉。这次休假收获很大,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期。”谈起北戴河之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永生意犹未尽。他认为,新时期的人才要有高度的自信、强烈的担当、执着的追求。

    对于休假期间专家们交流得较多的“工匠精神”,曾用十多年时间发现普光气田的马永生感概颇深:“现代社会比较浮躁,这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到科研事业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谈‘工匠精神’,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他认为,“工匠精神”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一种‘精细’的精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追求精细极致的精神。另一层面,就是总书记提到的‘钉钉子精神’。就是能够持续的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行业中沉下心来,用一生的追求或者几代人的追求去实现目标。”

    “干一件事情,就要盯紧一件事情。”马永生反复强调毅力的重要性。“比如我们打井,打一口井可能失败了,打十口井还是失败了。如果没有定力,就很容易半途而废。想在一个领域有所创新突破,没有对问题持续的关注是做不到的。创新本身就需要坚持。专注某一件事情,专注某一个领域,才能追求卓越。”

    刘忠范:吸引人才,更要解决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问题

    “无论是待遇改善还是政策支持,国家都投入大量的资源,这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受邀前往北戴河休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忠范同样感受到了这些年国家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自200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邀请16批900多位专家学者到北戴河等地参加休假活动。参加今年休假活动的56位专家有着鲜明的特点,他们是以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为主体的国内各领域优秀人才代表。

    “万人计划”是党中央为培养造就国内高层次人才队伍所推行的一项重要人才战略,从2012年起,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作为这一人才计划的受益者之一,刘忠范对此心存感念。“这其中人才工作对科技进步起到的推动作用可谓有目共睹。”

    如何用好、吸引、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我认为人才问题涉及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引进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因素。近些年来,国家对人才的选拔越来越重视。由国家牵头选拔人才,各种选拔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也越来越多,在国内外引起的反响也非常大。”刘忠范继续谈到,“另一方面是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要素。如何在人才引进之后,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人才继续成长,这需要一个适合的环境和土壤。从更高层面来讲,这其实是一个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问题。我认为国家在第二个层面上还有很多发挥和改善的空间。”

    “学术研究是需要时间积淀的,不能急功近利。希望国家关注和重视学术评价机制的改进和科研文化环境建设,努力打造一块创新文化沃土,让科研人员能够沉静下来,关注真正的科学或者技术,多一些纯粹,少一些功利。创新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陈海生: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长期在科研战线奋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海生持续关注着国家的科研创新和人才政策动态。“新政策体现了党对人才的关心和爱护,新出台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股权激励措施,解决产业化、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管理办法,都很有针对性,对我们帮助都很大。”

    谈到人才评价机制,陈海生认为,“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而在中国的人才评价机制中,仅以‘数论文’的方式评价人才的现象依然存在。”

    “如何判断一个好医生,应该以手术做得好不好,病看得好不好为标准;如何评价一个好老师,最根本的应该是课讲得好不好,学生培养得好不好;如何评价一个企业,应该是看它生产的产品怎样,市场占有率多高……领域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不能都以论文写得好坏来评价。”陈海生谈到。他建议国家要加强评价机制方面进一步的改进。改变仅以论文数量论高低的简单化评价方式,精准施策,为人才量身打造适合的分类评价机制。

    马芙蓉:希望国家营造全民族尊重医护、尊重生命的氛围

    近年来,休假专家的人员结构也正由科技界“一枝独秀”发展为各领域“全面开花”。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受邀专家,“担当、自信与作为”成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马芙蓉最深刻的记忆。

    “医学人才是国家的宝贵人才和稀缺资源,培养周期非常长。”采访中,马芙蓉结合自身专业领域,谈到了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同时,她也流露出对目前医学人才培养问题的担忧:“后备医学人才匮乏,令人担忧。很多医学院招不到一流的学生,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身体是建设的本钱,当医生不能真正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任时,我们的健康梦和中国梦就要落空了。”

    马芙蓉希望,国家能努力营造全民族尊重医护,尊重生命的氛围,让广大的医护人员安全行医,尊严行医。良好的医疗环境才能够吸引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后备医学人才。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