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品牌网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教育者的责任。
2017年12月6日,风和日丽,冬日暖阳,在大兴区教委小教科、大兴区进修学校的支持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十三五”科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两个子课题,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的《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王云阁老师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比较研究”进行了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课题指导专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老师;进修学校刘芳副校长;大兴区教委小教科胡美丽老师;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王云阁副主任;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组全体教研员;大兴区传统文化课题组学校的领导教师;魏善庄协作区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大兴区教学干部工作室成员,百余名干部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赵东玲校长为此次活动致辞。
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各校区不同年级的学生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老师们现场挥笔泼墨展示书法、绘画功底;朗诵自创诗词。
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胡伟主任代表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汇报。
为了进一步展示课题研究情况,本次活动还安排了三节课进行交流展示:赵东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滥竽充数》体现的研究主题是:古诗文教学“古为今用”的研究;马学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美猴王出世》体现的研究主题是:小学高年级名家名篇互文性阅读的构建;吴雪峰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怀念母亲》体现的研究主题是:现代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衔接”的研究。
三节课后,张光璎老师和刘芳副校长对三节课及两个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指导点评,张光璎老师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从古诗文、现代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思路,并指出无论什么研究都要让课堂紧紧围绕“学生是主体“的总方针,进行“听、说、读、写、思”的扎实训练。刘芳副校长提示所有课题实验校的干部教师“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要让孩子在机械记忆最好的阶段多背多记,要把眼光定位在孩子的未来”。
专家的指引让黄一小更加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领导的肯定和鼓励让黄一小信心倍增。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在以赵东玲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率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黄一小的传统文化教育一定会不负众望,成为教育的典范,黄一小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