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向阳/绘
媒体报道,福建泉州某中学文科重点班的应届毕业生近日联手打出“暑期精品课程”招生广告,在社会上引发争议。这份在网上流传的招生广告称,“师资优质有保障”“高考成绩优异,数名同学考取清北人复等优秀高等学府(预录取),更有泉州市文科总分第一名加盟。”
此事经媒体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日前,该校校长召集办班的同学了解情况并沟通交流。校长肯定他们分享学习经验的想法,同时也指出办班要依法依规。学生们表示因为对办班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导致涉嫌违规,决定立即停止招生,停办拟于7月8日开办的培训班,并全部退还已收取学生的订金。这些高分考生还表示,希望暑期有机会回母校,为在校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一只脚已经迈入名校的学霸向后进生传授经验和方法,本无可厚非,甚至还应大力提倡,毕竟,对于学生来说,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其学习经验和方法可能也更有效。问题在于,这样的传授是面向市场的,是属于商业范畴的,那便牵涉到资质的问题。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学校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且,不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开办教育培训机构,首先都必须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办学资格后方可向社会招生。很显然,目前来看,学霸们的培训班既没有资质,也不符合规定,涉嫌非法办学。
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学霸开的培训班为什么这么有市场?一位王姓女生告诉记者,因为学弟学妹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才想到去分享经验。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相信学霸的经验和方法?同龄人的成功路径真的可以复制吗?
学习本身首先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真真是“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道”。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里,同样的师资条件下,学生的成绩会有差距?就是因为,个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而学习经验的形成,也是一个人不断摸索、不断修正、不断体悟的过程,这其中既有个人禀赋的因素,也有周遭环境的影响,还可能有天时地利的背景,它是各种条件在个人身上化合之后的结果,作之于甲,未必能验之于乙。如果把学习经验比作药,那么,这药并不是人人都能吃的,更不是人人吃了都能治病的。
学霸们的学习经验是否有效,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其对他人的借鉴意义也不宜夸大。因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如果把学习的希望都寄托在学霸的经验上,既可能不对“症”,以致贻误病情,更是变相地放弃了自身的努力,对自己不负责,最后可能落个邯郸学步。君不见教辅市场上那些五花八门的打着学霸旗号的课堂笔记和学习资料,正是摸准了学生和家长这种急于求成的拿来主义的心理。
不过,学霸们的学习经验并非“只可远观”的摆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霸们的学习经验是否有效,关键在自我的消化和升华。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理应在学霸们的身上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在传道解惑时,一本教案几十年不变,一种方法包打天下,难怪会有学生厌倦乃至不得其门而入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届学霸的学习方法都有每一届学生的特点,其之所以有效,也一定因应了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环境,教师应当从中总结共性,汲取精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思路上的选择,一方面鼓励学生不等不靠不要,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恐怕也是学霸开培训班带给我们最现实的启示。(赵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