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 >> 环球资讯 >> 正文
  • “让农村生活充满生机活力”(他山之石)

  • 时间:2019-08-21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图为尼科·齐默尔在村里的咖啡馆介绍埃佩尔斯海姆的情况。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德国总人口8300万,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没有导致产业、资源和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农村在这一进程中实现了就地现代化和城镇化,避免了“大城市病”。

    ■具备完善的生活配套和基础设施,在城镇工作、回乡村居住成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村民协会自发组织活动,村民委员会提供公共空间,对丰富村民生活非常重要。

     

    “在埃佩尔斯海姆村的1300多位居民中,仅有两位全职农民”

    埃佩尔斯海姆和弗隆姆博恩,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两个相邻的村镇。从法兰克福坐火车出发,大约1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埃佩尔斯海姆。副村长尼科·齐默尔在车站等候记者。火车站外是一个大件垃圾回收站,每周开放两个上午。

    “这里的垃圾处理系统跟城里基本一样,家家都配备分类垃圾桶,家里处理不了的大型垃圾,必须投放在这里,垃圾公司会定期清运。”齐默尔介绍说。

    完备的垃圾回收体系是埃佩尔斯海姆现代化的缩影。这里的居民住房大都是带院子的两三层小楼,水电燃气和网络宽带全部入户,私家车保有率接近100%。村里的街道全部铺着沥青或是红砖,路灯和绿化带整齐有序。如果不是村外的农田,这里看起来与城市几乎无异。

    德国的行政区划分为联邦、州、市镇三级。齐默尔说,埃佩尔斯海姆和弗隆姆博恩的居民还习惯称自己住的地方为村,称市镇委员会为村民委员会。

    据介绍,村民委员会承担着诸多地方公共服务职能,如道路维护、幼儿园、养老、消防甚至土地规划和地方税收等。上级政府会对村民委员会制订的发展计划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住在村里的都是什么人,如何就业?“在埃佩尔斯海姆村的1300多位居民中,仅有两位全职农民。”齐默尔说,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总部离村子只有半小时车程,很多村民都在巴斯夫上班。弗隆姆博恩村的情况类似,多数人都是外出上班族,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只有几户葡萄酒农。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德国通过政策立法和产业规划,重点强化小城镇的产业配套和就业功能。工业化和城市化并没有导致产业、资源和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反而使农村在这一进程中,实现了就地现代化和城镇化。如今德国的村庄相比城市更多是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的区别,而非产业差异。

    如今,通过乡村更新计划等政策立法,联邦和州继续为村庄提供补贴、贷款和担保,支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保护村庄景观和环境。这使得在小城镇工作、回乡村居住成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村子不但通火车和公交车,还有两条高速公路从附近经过”

    “在城市住的时间久了,很想体验田园生活。”弗隆姆博恩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威廉·赖因海默说道。退休前他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曾外派韩国首尔和巴西圣保罗,相比大城市的喧嚣,他更喜欢乡村的幽静。

    和很多居民一样,赖因海默并非本地人。吸引他们迁来的不仅是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还有低廉的房价,以及与城市差别不大的配套设施。

    在弗隆姆博恩,有超市、餐馆和幼儿园,隔壁的埃佩尔斯海姆有面包店、肉店和诊所,步行或是开车前往都很方便,足以满足周围多个村庄的日常所需。“面包店和肉店的食品,都是店主自己制作,新鲜又美味。”在埃佩尔斯海姆,齐默尔拿出了当天的面包给记者品尝。在弗隆姆博恩的超市里,商品的种类和价格,跟记者在柏林看到的几乎没有差别。

    赖因海默告诉记者:“交通基础设施是村庄发展的关键。”记者乘车抵达的埃佩尔斯海姆火车站,曾经是废弃的货运中转站,后来改造开通了客运。车站很简陋,只有两个站台和一台自助售票机,但白天每小时都有一趟前往美因茨和法兰克福的列车。此外,还有一班巴士经停,齐默尔说,为了满足行动不便的村民需求,村里还出钱为公交站台改造了无障碍通道。“我们村子不但通火车和公交车,还有两条高速公路从附近经过。”齐默尔指着远处车流不息的联邦61号高速公路说道。从这里开车,只需半小时就能到达美因茨、曼海姆等大城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指出,得益于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德国有一半的居民生活在与城镇相邻、车程少于半小时的乡村地区。目前德国铁路总长4.35万公里,高速公路1.28万公里,路网密度高居世界前列。这有力地支持了德国多中心的居住结构,避免了“大城市病”。总人口8300万的德国,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4个。

    齐默尔说:“完善的生活配套和基础设施,充足的就业机会,让农村生活充满生机活力。”在埃佩尔斯海姆村,只有3栋房子空置,村里甚至还有驾校办公点,满足青年学车的需求。

    “每到周末,村民都会到这里来举行文化娱乐活动”

    近年来,随着德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年人出于生活方便考虑,开始重新搬回子女所在的城市,农村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在埃佩尔斯海姆的1367位居民中,65岁以上的老人接近1/5。

    如何丰富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埃佩尔斯海姆的一项举措是将村里一座废弃的谷仓改建成咖啡馆。这个咖啡馆不是常规的咖啡馆,更像是村民活动中心。门口摆放的活页信息上,注明了各类活动:交谊舞协会聚会、足球队观赛、羽毛球俱乐部活动、村民周末早餐会……未来半年的周末场地早已预定完毕。在这个1000多人的村庄里,有20多个自发组织的协会与俱乐部。

    齐默尔介绍说:“过去因为缺乏活动场地,很多民间协会很难开展活动。现在每到周末,村民都会到这里来举行文化娱乐活动。每场活动只收取30欧元(1欧元约合7.81元人民币)的场地费。虽然州政府会给村庄资金支持,但钱并不多。村民协会的组织运营和活动都是居民自费。咖啡馆也是由村民亲自动手改建,政府方面只出资购买了建筑原材料。”

    村民团体举办的活动对丰富村民生活非常重要。至于具体采用怎样的形式,村庄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弗隆姆博恩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但搭建了官方网站用于发布活动信息。村里有合唱团、足球队、妇女协会、老年人俱乐部……甚至还有关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讨论小组,每月组织一次交流活动。最近的一次是介绍德国的5G频段拍卖情况。

    来源:人民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